異地高考再起爭議 北上廣應設“門檻”?(3)
三辯:異地高考,北上廣應設“門檻”?
正方:設“門檻”可有效防止高考移民
侯正方(教育學博士):實行異地高考,最大的反對聲音就是“會導致大規模移民潮,給北京、上海、廣州等教育發達城市的管理、保障帶來巨大壓力”。我想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立異地高考“準入門檻”。不同的地區、城市,根據不同的生源、教育需求和教育資源狀況,設置不同的要求,比如你在當地工作多少年,孩子在當地接受了多長時間的教育等。各地的“門檻”可以不同,北京、上海可以高一些,以遏制高考移民潮。這需要地方政府好好調研,拿出一個合理的尺度。
反方:設“門檻”違背了對教育公平的原始訴求
呂琳(海淀區河北籍學生家長):異地高考,本來就是推進教育公平的一項有效措施。如果再在上面設立一道“門檻”,豈不是違背了這種公平性,這樣的異地高考還有什么意思?
現有的高考制度是同我國的戶籍管理制度相掛鉤的,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原來制定的戶籍制度已經不再適應現代城市人口流動的需要。因此在實行異地高考等高考制度改革的同時,應該逐步改革這種戶籍管理制度,推動社會管理的進一步發展。
而此時如果再在異地高考的政策上加上“有限準入”的“門檻”,那跟原來的“引進高層次人才,其子女戶籍可同時遷入并能參加高考”等已有政策有何區別?教育公平還是沒有得到解決。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