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上章所說的:考研則讓我們路越走越寬,在考研路上我們發現跨專業的同學的身影也越來越多,但是他們中的有些人卻沒有理性對待跨專業考研,結果是路卻越走越窄,比如這里面有很多同學都是沒有認真的學習本科學習就輕率的認為自己不適合本科專業的學習,就把目光投向跨專業考研,在們看來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任的決定,在問他們為什么去跨專業考研,他們很多借口是:不喜歡本科所讀的專業。那么怎樣對待自己不喜歡本科所讀的專業呢?lt;/p>
首先第一個要問自己的是不是真正不喜歡本科所讀的專業,這種不喜歡是不是一種偽性的不喜歡。造成自己不喜歡專業的原因有挺多的,有的是不感興趣,有的是一些情緒表現、一些是聽某某人一些片面的言語改變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些是隨便推測的,甚至有些是因為一門課程沒有通過就產生了厭學情緒等等。在我們看來僅僅因為是上面的一些所謂的因素而說自己不喜歡本科所讀的專業是對于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而真正對于自己負責任的說自己不喜歡本科所讀的專業是一定要經過一個實踐和多方面考察的過程。對于很多人來說興趣改變自己專業觀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首先我們從分析興趣說起。
什么是興趣?有人說興趣象潺潺的小溪,當你靠近她的時候,就會被她那令人陶醉的聲音所吸引,也有人說,興趣象深藏在地下的暗河,只有不畏勞苦的挖掘你才能領略到她的神奇和美麗。同樣的道理,學習的興趣也是這樣的。有些課程一接觸,你就即刻被深深的吸引,而有些課程你不經過苦苦的鉆研,你就不能感覺到其無限的樂趣。光有鉆研和學習還不夠,興趣的源泉還在于運用,既要在運用所學的知識的過程中培養興趣,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感覺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人就是這樣,如果僅僅滿足于前人的東西而不去創新不去在實踐中應用、研究和探討就不會培養出濃厚的學習興趣。
對于現在很多都上是獨生子女成長過來的大學生,怕挫折,沒有耐性,浮躁都是這些同學的通病,在我們看來在學習上受到一些挫折就說自己不喜歡本科所讀的專業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從上面看來興趣是有挺多種有深有淺,關鍵是自己是不是對于本科所讀的專業的興趣是否做了挖掘的努力,才能對自己做出負責任的決定。其實現在有一部分考研人出發點本身就需要加強積極的意義,比如有逃避現實社會的壓力的,而選擇繼續呆在學校的心理的;而在跨專業考研的人中,還存在一部分人根本就沒有認真對待原來的專業,甚至從沒認真考慮過是否自己適合它,只為了逃避,才選個看起來容易的專業去考。 如果是這樣,請先停下來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再說。因為一顆對待自己不負責的話,是不會因為換了個專業就能有什么起色的。
結合自己的理想和規劃,在經過各種對興趣的挖掘和本科所讀的專業的相關實踐后面后,發現自己確實不喜歡本科專業或者不適合本科專業的未來發展,就可以嘗試為自己做一些規劃,可以選擇改變還是不改變。是否一定要走跨專業考研的道路還是在未來工作中重新選擇新的行業都需要自己的理性和結合自己實際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