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1)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 (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具體表現。 (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主要表現有: ①資本主義企業內部生產的有組織性與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之間的矛盾; ②資本主義生產無限擴大的趨勢與勞動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 ③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產業資本循環經歷的三個階段和采取的三種職能形式 (1)資本循環:產業資本經過三個階段,實現了價值的增殖,并回原出發點的全部運動過程。 (2)產業資本運動依次經過購買、生產、銷售三個階段,采取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三種職能形式。 ①貨幣資本的職能是購買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為剩余價值生產準備條件; ②生產資本的職能是使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結合,生產剩余價值; ③商品資本的職能是通過商品的出售,收回預付資本價值和實現剩余價值。 (3)資本要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價值,必須連續不斷地進行循環。 (4)每種職能形式上的資本,都要經過循環的三個階段而回到原來的出發點。 (5)產業資本循環就有貨幣資本循環、生產資本循環、商品資本循環三種不同的循環形式。 產業資本循環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資本周轉 (1)產業資本循環的必要條件: ①必須保持產業資本三種職能形式在空間上并列存在; ②必須保持產業資本的每一種職能形式的依次轉化,在時間上相繼進行。 (2)資本周轉是指不斷重復、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過程。資本循環和資本周轉都是資本運動的形式。考察資本周轉,主要是揭示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生產的影響。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與不變資本可變資本劃分依據、目的、形式都不同)。 ①固定資本是指以廠房、機器、設備等勞動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部分,它們的價值按每次生產使用過程中損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漸轉移到新產品中去,產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 ②流動資本是指投在原料、燃料、輔助材料等勞動對象和投在勞動力上的生產資本部分,它們的價值在周轉方式上是一次性投人生產過程,隨著商品的銷售一次性全部收回。 技術進步和固定資本折舊 ①固定資本的損耗分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兩種。 ②無形損耗:固定資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內,由于生產技術進步而引起的價值上的損失。 ③固定資本折舊:固定資本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轉移到產品中去的那部分價值的補償方式。 資本的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①資本的周轉時間是產業資本從預付一定形式的資本開始,經過資本的循環運動,實現了價值的增殖,然后重新回到原來的資本形式為止所經歷的時間,包括資本的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②資本的周轉時間和資本的周轉速度成反比關系。 ③資本周轉次數:指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資本所經歷的周期循環的次數n=U年/u。 ④資本周轉次數與資本周轉速度成正比關系。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基礎輔導之馬經考知識點精選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輔導講義之核心考點資料002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