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 [分析] 這是從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角度回答什么是哲學。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根本觀點。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形態。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為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提供根本準則和一般方法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和意義 [分析] 恩格斯總結哲學發展的歷史,明確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指出哲學基本問題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即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及有無同一性。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回避的問題,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前提,是劃分哲學中基本派別的依據,也是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原理為哲學研究提供了一條基本的指導線索,也是指導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一個根本原則。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及其歷史形態 [分析]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它們只能在哲學意義上,即在回答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而不能在別的意義上使用。一切哲學都不能超越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或黨派性。 唯物主義是與唯心主義相對立的基本哲學派別,它主張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義堅持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來成分,唯物主義精神也就是科學精神。堅持唯物主義,必然堅持無神論,反對有神論。要把作為一般世界觀的唯物主義與它在各個時代的具體形態區別開來,唯物主義在其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三種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主張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唯心主義的基本類型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感覺、觀念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其荒謬之處在于必然導致“唯我論”;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任何個人的精神變為獨立的存在,并把它作為世界本原和萬物創造者,其荒謬之處在于以某種方式承認“宗教創世說”。唯心主義所以長期存在和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階級根源和認識論根源。把人的認識過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絕對化,造成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分離,這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在哲學中的偉大變革。 [分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偉大革命變革,表現在研究對象上,它是關于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正確地解決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表現在理論內容上,它把唯物主義與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結合起來,形成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實現這一變革的關鍵是把實踐引入哲學,以科學的實踐觀作為自己哲學的基礎,貫穿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各個環節,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現這一變革的集中體現是把唯物主義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揭示了社會生活的本質和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馬克思所發現的唯物史觀是人類科學思想中的最偉大成果,它第一次使歷史的研究成為科學,為人類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認識工具。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和根本特征 [分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新唯物主義”,它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高度統一,從而把唯物主義提升帶形態,即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顯著的特征,一是它的實踐性,全面論證了實踐在哲學中的基礎地位,強調理論依賴并服務于實踐,哲學的任務不只是解釋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二是它的階級性,公開申明它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在此基礎上,實現了革命性和科學性的統一,成為無產階級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是指它始終嚴格地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根據,以揭示事物的規律為己任,通過概括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集中體現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辯證法觀察事物,在對現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時包含對現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反對把客觀世界和人的認識絕對化、凝固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提高道德素養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分析] 掌握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為我們理解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第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認識社會提供了辯證法原則,我們要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認識社會。第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能夠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四,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能夠提高人們對社會發展、社會管理規律的認識和運用能力。我們既要反對那種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為自然、社會、思維等領域提供一個萬能公式的“哲學萬能論”,也要反對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已經失去價值的“哲學無用論”。當今社會變化越來越快,社會互動越來越頻繁,社會組織越來越復雜,更要求人們具有越來越高的社會組織和管理能力。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科技革命。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 [分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本質特征決定它必然是一個生機勃勃的、開放的、不斷發展的創造性科學,是現時代精神的精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技術是相互促進的,現代科技革命突飛猛進,既是創造性地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機遇,又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挑戰,認真研究和概括當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作用則是推動現代科技革命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同現代西方哲學思潮的比較和斗爭中發展起來的。現代西方哲學有兩大思潮,即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科學主義思潮推崇科學知識,主張哲學仿效自然科學,放棄或拒斥形而上學(世界觀)的研究,致力于對科學知識的綜合或邏輯語言分析,把哲學變成對科學進行分析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人本主義思潮則反對科學和理性,認為科學不能回答人的價值問題,主張哲學應拋棄對外界的認識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回到自我,注重對人的內心世界的非理性的發掘,重建“現代性”崩潰后人類的精神價值,強調人的存在的本體論,具有非理性主義的特點。馬克思主義哲學既反對科學主義也反對抽象人本主義;既強調世界的客觀性和規律性又充分考慮人的主體地位,重視人本身的發展和要求;反對科學主義但重視科學精神,反對抽象人本主義但重視人文精神,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及理論成果 [分析] 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與各國實踐相結合,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把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及中國哲學的優秀傳統相結合,使之具有中國的作風、氣派,以中華民族的風格和形式表現出來并獲得發展,為中國人民所掌握,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及其哲學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人民的偉大實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這一偉大實踐的理論基礎和思想武器。鄧小平理論在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解決當代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歷史條件下對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的理論成果。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考研政治高頻考點突破之馬政經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高頻考點突破之馬哲二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