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成立5周年和上海五國合作機制建立10周年及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紀念峰會成功召開。這也是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及“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和“富鄰、睦鄰”的外交政策的成功,因此,就這一點,它成為當代的一個命題點,也符合當代的命題原則。 「答案要點」(1)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性: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應有之義,符合我們黨和國家一貫堅持的對外大政方針,符合我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華民族愛好和平的歷史文化傳統,符合人類進步的時代潮流。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是各國人民的共同追求。中國是國際社會一員,要實現自己的發展,也要順應天下大勢,與各國共同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 (2)中國走和平與發展道路的精髓和政策依據 中國既通過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的發展來促進世界和平;中國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創新實現發展,同時堅持對外開放;中國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開展交流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 中國堅持走和平與發展道路,要加強同世界各國和平共處、互利合作,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營造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睦鄰友好的周邊環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環境、互信協作的安全環境、客觀友善的輿論環境。要把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結合起來,把我國的對外政策主張與各國人民的進步意愿結合起來,以合作謀和平,以合作促發展,以合作解爭端。 (3)中國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正以實際行動在世界上發揮著負責任的作用。概括地說,主要有中國高度重視發展社會生產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致力于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中國通過總結實踐經驗,正在走一條科學發展之路;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確定自己的立場;中國堅定地維護世界和平,是國際體系的參與者、維護者和建設者;中國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做周邊國家的好鄰居、好伙伴;中國主張和平解決爭端,在處理熱點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中國積極參與反恐和防擴散合作,努力維護全球安全與戰略穩定;中國切實履行入世承諾,致力于建設公平、自由的國際貿易體制;中國認真落實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真誠無私的援助;中國奉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推進國際裁軍和軍控事業。 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為對外政策的宗旨和首要目標。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國策,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致力于增強綜合國力。中國正在和平崛起。這是大國崛起的一種新形式,是歷史上所沒有過的。中國的和平發展不對任何國家、地區或國家集團構成威脅,相反,它大大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有利于爭取建立國際新秩序。 (4)“中國威脅論”的實質及錯誤 “中國威脅論”思想的實質是冷戰思維的延續,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借口中國威脅,為自己擴軍備戰,出售軍火謀取巨額利潤。應該看到,真正對世界和平與發展造成威脅的,不是發展中的、愛好和平的中國,恰恰是那些“中國威脅論”的鼓吹者,對此,人們必須保持清醒的認識。 “中國威脅論”是沒有任何道理和依據的。從經濟上看,中國的經濟實力并沒有像有些人估計得那樣強大,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關系中很難說會對其國構成威脅。中國經濟發展不是對世界的威脅,反而對世界經濟發展的有著重大貢獻。中國經濟發展會對世界各國帶來好處,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可以向世界提供巨大的市場。如果中國經濟不發展,反倒會給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帶來威脅。從本質上講,中國的穩定與發展,有利于世界各國,本身就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貢獻。從軍事角度看,中國的軍事預算是有限的、低水平的。中國奉行的是防御性的國防政策,中國現在不稱霸,將來也永遠不會稱霸。在文化和意識形態上,判斷一個國家是否構成威脅,不在于它發展快慢、是否強大,而根本上在于它實行怎樣的對外政策。中國一貫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中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政治密押18道分析題之一中非合作論壇與南南合作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