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最顯著的特點、哲學內容的特點 (1)實踐性、革命性、科學性和階級性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實踐性和階級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最顯著的特點。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以實踐為基礎和核心的、徹底完備的唯物主義哲學。①從實踐出發,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②從實踐出發,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革命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它是為無產階級革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服務的,是無產階級的革命的思想體系。②它是具有徹底批判精神的理論。包括對自己的學說也采取批判的、革命的態度。 (4)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①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和徹底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高度統一的辯證唯物主義, 又是自然觀與歷史觀高度統一的歷史唯物主義。②實事求是的客觀性原則。 (5)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階級性, 主要表現在: 公開申明它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為無產階級服務的。 (6)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和根本要求,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 1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 名稱、特點、分派、典型代表、馬哲與西哲的區別 (1)現代西方哲學有兩大流派,即科學主義哲學(波普)和人本主義哲學。科學主義哲學的特點是只強調理性因素,認為哲學必須以現代科學為依據。由于科學主義哲學只強調理性因素,故又稱其為理性主義。科學主義哲學主要包括:結構主義、邏輯經驗主義(實證主義)、語言分析哲學、科學哲學等。人本主義哲學把人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主張哲學要以人為中心。由于人本主義哲學強調非理性因素,故又稱其為非理性主義。人本主義哲學主要包括:叔本華和尼采的唯意志主義、柏格森的生命哲學、薩特的存在主義、弗洛伊德主義的精神分析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老年/青年馬克思)。 (2)正確處理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的關系:①馬克思主義哲學把科學主義和科學精神、人本主義和人文精神區分開來。它反對科學主義但重視科學精神,反對抽象人本主義但重視人文精神;②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反對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潮的同時,注意到它們中的某些合理的有啟發性的東西,力求在當代科學技術成就的基礎上,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達到更完美的統一。 16、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及其意義。 (1)物質是標志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它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2)理論意義:①物質定義指出了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獨立的客觀實在,堅持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與唯心主義和二元論劃清了界限。②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可知性,堅持了唯物主義的可知論, 與不可知論劃清了界限。 ③指出了客觀實在性是一切物質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僅克服了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而且正確地解決了哲學物質范疇同自然科學關于物質形態、結構和屬性的區別和聯系。 (3)列寧給物質下定義的方法論原則: 是從物質與意識的相互關系界定哲學物質概念的。 17、物質與運動的關系。 (1)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是指宇宙中發生的一切變化和過程,包括簡單的位移、過程、人類思維運動。 (2)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關系:①物質都是運動著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物質離不開運動。②物質是運動的主體,任何運動都是物質的運動,運動離不開物質。③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么也沒有。 (3)如果割裂二者的關系:設想沒有運動的物質會陷入形而上學的錯誤;設想沒有物質的運動會陷入唯心主義。 19、物質運動與空間、時間的關系。 時空相對性、可變性;時空的無限性、有限性; (1)空間是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具有長、寬、高三度。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即一去不復返的性質。 (2)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是不可分離的:一方面,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離開了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時間和空間也離不開物質的運動,離開了物質運動的時間、空間同樣是不存在的。 (3)時間、空間既是無限的,又是有限的,是無限和有限的辯證統一。無限存在于有限之中,無限的時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時空構成的;有限包含無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無限的結構和層次;有限轉化為無限,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趨向無限。 無限--無限大(宏觀世界),無限小(微觀世界),在有限之內,是對有限的超越; (4)如果割裂時空與物質運動的關系,認為空間、時間可以離開物質而存在,是一種與物質無關的空洞形式,就會犯機械唯物主義的錯誤;相反認為空間、時間是純粹的流逝或主觀自生的,就會犯唯心主義的錯誤。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馬哲唯物論篇(一) |
|
閱讀下一篇:考研政治重點考點知識記憶之馬哲唯物論篇(三)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