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的獨立自在性離不開“園”、“圃”、“苑”、“囿”
  城市“二元對" />
  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城市規劃師網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試大綱 備考經驗  輔導課程   考試教材    城市規劃師考試論壇   網校課程
   城市規劃原理:輔導真題模擬題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輔導真題模擬題  管理與法規:輔導真題模擬題  城市規劃與實務:輔導真題模擬題

城市規劃師考試城市發展史講義(六)

作者:不詳   發布時間:2009-06-26 10:27:42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中國古代城市結構的“二元對立統一律”
  1.城市的獨立自在性離不開“園”、“圃”、“苑”、“囿”
  城市“二元對立統一”結構形成的思想基礎和實際形成過程與家宅“二元對立統一”結構的思想基礎和實際形成過程具有很強的可比性。
  同小農經濟條件下的家庭一樣,中國傳統城市在誕生之時就具有相對的獨立自在性——就是在一定地域內的自我生存能力。這種帶有封閉性質的獨立自在的主要原因是城市作為農耕社會自然經濟條件下的居住場所,要求并且也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另一方面,城市的政治和軍事的工具性質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自立的要求和能力。眾所周知,城市是隨階級分化、國家產生而產生的,是統治的據點,是軍事對抗的堡壘。在殘酷斗爭的環境中,其堅固和完整是十分重要的。這種堅固和完整不僅體現在兵強馬壯、城高溝深上,也體現在食物給養的富足上,所以古人將食、兵、城并列為戰守的三大要件。比如《墨子·七患》說:“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國之具也。”再比如《管子·權修》說:“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粟。”它們都是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生命的維系所在。
  食物的富足要求適量的土地,也存在一個結構問題,肉食以及瓜果蔬菜和米面一樣的不可缺少。在割裂據守,國土面積有限,經濟腹地狹小的狀況下,從早期農業定居點繼承發展而來的、圈養動物種植果蔬的“園”、“囿”、“圃”、“苑”之類便是每個城市肉食以及瓜果蔬菜重要的來源。這時它們的觀賞游樂功用屬于次要,其生產性質無疑是第一位的。
  一般來說,“圃”、“園”是種植蔬菜、花果、草木的。如《說文解字》說:“種菜曰圃”,又說:“園,所以種樹木也”。又如《詩經·鄭風·將仲子》毛傳:“園所以種樹木也。”至于兩者的區別,僅在于“圃”的周圍常無垣藩,而“園”的周圍常有垣藩。“囿”和“苑”,古代典籍一般釋作是養禽獸的。關于“囿”,《周禮·地官·囿人》曰:“掌囿游之獸禁,牧百獸。”《廣釋名》則說:“囿者,畜魚鱉之處,囿猶‘有’也。”關于“苑”,《說文解字》說:“苑,所以養禽獸。”兩者之間的區別,有的認為在于面積的大小,如《呂氏春秋·慎小》高誘注:“畜禽獸,大曰苑,小曰囿”;也有認為區別在于有無墻垣,如《說文解字》:“囿,苑有垣”,《駢文分箋》:“有藩曰園,有墻曰囿”。
  “園”、“囿”、“圃”、“苑”等概念,雖有一定的界限,又往往相互通用,歷來典籍的解釋也不完全一樣。但種植畜養的“生產性質”是公認的,而正是它的“生產性質”使得它決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是城市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西周封建之時,規定“天子百里,諸侯四十里”,把苑囿明確作為一個項目,與營國制度共同實施,是否可以認為它們之間存在某種必然的聯系呢?
  2 “園”、“圃”、“苑”、“囿”的審美價值
  如今,大部分的園林史學家都認為,“園”、“圃”、“苑”、“囿”是中國古典園林之起始。童寯先生說:“中國有關園林最早的記載,始見于殷、周之際的‘囿’和《詩經》所詠的‘園’,都在三千年前。那時園囿是栽種果蔬、捕獵禽獸有關生活的單位。”但是,不能把“園”、“圃”、“苑”、“囿”看作是純粹的菜園子、飼養場那么簡單,否則很難解釋能在它們身上嬗變出璀璨的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在當時,“苑”和“囿”更兼有供帝王游獵的功能,而“園”和“圃”應有觀賞之作用,也就是說,它們具有審美價值。
  “苑”和“囿”兼著供帝王游獵的功能,這在以“尚武”為時代精神的先秦時期具有特殊的意義——在游獵當中實踐了演兵習武,同時獲得了精神上的極大滿足,帶有精神生活領域里享樂的性質。有人認為,在先秦這一時期,從園林美學的角度來看,“苑”和“囿”的歷史地位要比“圃”和“園”重要得多,“就二者的特點來看,前者主要是滿足人的物質生活需要,即主要是供食用,其物質的功利價值是人類社會中產生的第一種價值形式,而后者的價值則已由物質功利的轉化為精神的、審美的,……從嚴格意義上說,先秦階段的‘圃’、‘園’還不能算是屬于藝術范疇的園林,因為它只有實用的物質功利價值,而‘囿’、‘苑’才可以說是古典園林藝術的濫觴,因為它至少同時具有審美價值,在一定意義上擺脫了物質需要而體現了某種精神生活的自由性。”
  上述引文指出了“苑”、“囿”在生產之外所具有的審美價值,但排除“園”、“圃”在生產之外的審美價值,進而否認其為中國古典園林之淵源似乎可以商榷。植物觀賞不也是審美活動嗎?而觀賞樹木和花卉在殷、周時期的各種文字記載中已經很多了,人們不僅欣賞其形象之美,而且還賦予其象征性的寓意,借以寄情托意。“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詩》三百中那些發自內心的情感流淌,無不回應著心靈對草木自然的天籟響鳴。在血液中浸透了自然意識的先民那里,很難設想會在美麗的植物面前無動于衷。周維權先生認為,起碼在春秋戰國時期,園圃栽培普及到民間,并從單純的經濟活動逐漸滲入人們的審美領域。相應地,許多食用和藥用的植物被培育成為以供觀賞為主的花卉。人們在住宅的房前屋后開辟園圃,既是經濟活動,還兼有觀賞的目的,看待樹木花草也愈來愈側重于觀賞的用意。“園圃”應該是中國古典園林除囿、臺之外的第三個源頭。我們相信,不僅是物質生產、演練兵馬的實際需要,而且是游獵、觀賞中的精神享受,也就是審美價值,進一步強化了“園”、“圃”、“苑”、“囿”成為城市的必然構件。在隨后的歷史進程中,特別是大一統之后,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從國都到州、府縣城,城市的經濟腹地普遍加大,對“園”、“圃”、“苑”、“囿”的生產性質的依賴程度不斷降低,直至幾乎為零,正是它們的審美、娛樂功能,使得它們繼續與城市相伴相隨,發展成為園林藝術,從而使城市成為可居可游的美好的人居環境。

  3 豐鎬之靈囿
  早在3000多年前,最早的宮廷園林――靈囿、靈臺、靈沼就成為西周都城豐鎬的組成部分。
  靈囿在長安西四十二里處,跨長安、戶縣之境,方七十里,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自然生態環境。
  靈囿內有靈臺、靈沼。《詩·大雅·靈臺》描寫了文王深得民心,眾人齊心協力修建靈臺,以及文王游靈囿、靈沼,獸美魚歡,歌舞升平的和樂景象。
  4 西漢長安之上林苑
  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在秦的基礎上廣上林苑,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園林。
  《漢舊儀》云:“上林苑方三百里,苑中養百獸,天子秋冬射獵取之。”上林苑本是漢武帝為出游打獵而建,但在實際中發揮的作用遠不止此。
  首先,仍然保留了很強的生產性質。一、果木生產。二、畜牧與養魚。三、作坊。開礦上林苑中有豐富的礦藏,有金、銀、銅、鐵、玉等,鼎湖宮附近的銅礦被開采用來鑄錢。此外,還可能制造金屬器皿以及建筑物的金屬部件供應宮廷。漢代人席地而坐,室內地面都要鋪席子,宮廷的房屋成千上萬,所需席子均由上林苑供應,四、農耕。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上林苑管理機構及官員的設置情況看出,其生產基地的性質是十分突出的。
  其次,昆明池等池沼起到水庫的作用,為城市供水和調蓄洪水,并用于灌溉。,昆明池相當于一座中型水庫。其它池沼如鎬池、太液池、滄池、初池、牛首池等,都有調蓄洪水的作用。
  第三,演武與屯兵。
  此外,上林苑還用以宗教活動,還用以天文活動,;還用以接待外賓。
  總而言之,“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園林,具備生成期古典園林的全部功能——游憩、居住、朝會、娛樂、狩獵、通神、求仙、生產、軍訓等。”
  東漢(公元25~220)雒陽
  1.雒陽城的營建
  劉秀依靠南陽豪強集團,推翻王莽新朝。公元25年6月稱帝于鄗(hao,今河北柏鄉縣北),10月移都雒陽。史稱東漢或后漢。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東漢亡。共歷十二帝,雒陽為東漢都約195年。
  東漢放棄長安而都雒陽的原因:
  1)經過西漢末年的戰亂,長安破壞嚴重,人口銳減,城市凋敝。
  2)諸侯割據的形勢——公孫述踞蜀,隗(wei)器踞天水,虎視關中;匈奴族在西漢末年乘亂南下,威脅長安。
  3)雒陽離劉秀的起家之地、老家南陽更近一些。
  4)雒陽經周朝的500年經營;秦代呂不韋被封雒陽萬戶侯的修建;西漢劉邦稱帝之始都于成周三個月;新莽末年(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也遷都成周約五個月。雒陽具備了建都的條件。
  盡管如此,還是有人主張遷都長安,爭論一直持續了半個世紀,也就是從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中期到章帝建初中,以班固的《兩都賦》發表而結束。
  2.城市形態
  雒陽相對于西漢的長安又稱東京。在呂不韋擴大成周城的基礎上建成。考古勘探表明,其遺址在今河南洛陽以東15公里處。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地形北高南低,既有天然屏障,又便于交通。建城時間約經20余年。光武帝年間修太廟,建社稷,修南宮殿,筑城墻和城門,建明堂、靈臺和辟雍;明帝劉莊,修北宮及諸官府、園苑,在城外建市場。考古表明,雒陽城的城墻全部由夯土筑成,基部厚度為14~25米。東城垣全長約38662.7米;西城垣全長約3811米;北城垣全長約2600米;南城垣因為歷史上洛水改道全部被沖毀。全城周長約13000米,合漢代約31里。城內總面積約9.5平方公里。平面為南北長約9里,東西寬約6里的長方形,故時人又稱之為“六九城”。雒陽城門12座,但不是每面3門,東西各3座,南面4座,北面2座。城門皆有亭。城門均有3個門道,中間為御道。南面的平城門最顯赫,直通皇宮,皇帝到郊外祭祀由此門出入。出平城門南下,有明堂、靈臺、辟雍。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均在此舉行。《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二年春正月,郊祀天地、明堂。”靈臺——周代臺名。《三國志·魏書·王朗傳》:“名堂所以祀上帝,靈臺所以觀天文。”東漢雒陽明堂以西的靈臺就是張衡觀測天文的地方。據考古探測,靈臺范圍約44000平方米,周有夯土墻,中心建筑是一座方形的夯土臺,殘高8米多。臺的四周有兩層平臺,環筑回廊。
  3.宮殿 轉貼于:城市規劃師考試網
  雒陽城內有南宮、北宮兩座主要宮殿。西漢時已有,東漢大規模擴展修建。南宮面積約1.3平方公里,南北長約1300米,東西寬約1000米。劉秀在這里主要修建了前殿,《后漢書·武帝紀》:“十四年春正月,起南宮前殿”。南宮是皇帝議政和受群臣朝賀的地方。其遺址在今龍虎灘村西北,這里地勢隆起,當地群眾稱為“西崗”。北宮位于雒陽城北,略為偏西。它的北墻離雒陽城的北墻很近。北宮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200米,面積約1.8平方公里,大于南宮。《后漢書·明帝紀》載:永平三年(公元60年)起北宮及諸官府,八年冬十月成。北宮的正殿叫德陽殿。南北七丈,東西三十七長四尺,殿高二丈。周圍廣場可容萬人。北宮風景秀麗,是皇帝和嬪妃寢居之所南北兩宮均設四門,南門均稱朱雀門,北門叫玄武門,東門為龍蒼門,西門為白虎門。二宮之間以復道相連。北宮的東北方還有一處宮殿,叫永安宮,周圍698丈,為離宮。
  4.園林
  芳林苑,位于城北部,與宮城相連。漢靈帝劉宏在宮中建“裸游館”,綠苔被階,引渠繞流,乘船以游。西苑。
  5.街道與市場
  據記載,東漢雒陽城有24條大街,長衢夾巷,四通八達。大街最長達3000米,寬度一般約40米。城內多樹木,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雒陽有三市:南市,位于城東外;馬市,位于城南外;金市,位于西城中,此市最大。
  6.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6.1.中央集權制的中心
  劉秀以雒陽為中心實施的政策,使東漢前期出現了大治之勢。
  6.2.手工業、商業、文化
  蔡倫發明蔡侯紙。商業發達,居民多棄農經商。王符說:“今察雒陽,資末業者什于農夫,虛偽游手什于末業。”貨物多為奢侈消費品。
  《后漢書·仲長統列傳》:“船車賈販,周于四方,廢聚積貯,滿于都城。琦珞寶貨,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shi,豬),山谷不能受。”
  以劉秀為首的東漢君臣有“儒者之象”,雒陽文化繁榮,教育昌盛。劉秀重視教育,愛好經術,禮待知識分子。使“儒者云會京師”。建武五年(公元29年),立太學。太學位于辟雍。
  辟雍——太學名。本為周天子為貴族子弟所設。東漢以后歷代都有。校址圓形,四面環水如璧,前門外有通行的橋。《禮記·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pan)宮。”《漢書·禮樂志》:“劉向因是說上:‘宜興辟雍,設庠(xiang)序,陳禮樂,隆雅頌之聲,盛揖攘之容,以風化天下。”《三輔黃圖》卷五:“周文王辟雍,在長安西北四十里,……,如璧之圓,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辟雍也是樂名。《莊子·天下》:“文王有辟雍之樂。”順帝以降,是太學最盛時期,學生多至3萬人。皇帝有時親自到太學講學。佛教傳入中國后,雒陽建立了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這可以說是佛教在我國的發源地,故又稱“釋源”、“祖庭”等。白馬寺位于雍門之西,現在的洛陽老城東25里隴海鐵路北側。創建于漢明帝永平11年(公元68年)。

  著名人物:班彪、班固父子。班固有史學名著《漢書》,還有著名的《兩都賦》。偉大的思想家王充。青年時代曾到雒陽太學以班彪為師。杰出的科學家張衡。
  三國與隋唐
  三國都城分別是蜀漢成都、吳都建業、曹魏鄴城。其中要特別注意曹魏鄴城,它的規劃對后世影響極大。隋唐長安是中國城市規劃的一座輝煌豐碑。
  曹魏鄴城
  (兼論中國古代城市形態特征的奠定問題)
  曹魏鄴城位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17.5公里處。北臨漳河,南望廣漠無垠的大平原,是中國封建社會前期黃河下游經濟文化的中心。由于漳河南移,曹魏鄴城已被沖毀,僅留下金虎(南)、銅雀(中)、冰井(北)三臺臺基和部分建筑材料,其它蕩然無存。
  鄴城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春秋時,齊桓公在這里筑城,所謂“以衛諸夏”;戰國時,魏文侯在這里建都,任命西門豹為鄴令,引漳水灌田,發展農業,結果“河內稱治”;漢時這里是魏郡治所;東漢末年,袁紹據鄴,曹操滅之,挾天子以令諸侯,以鄴城為基地,不斷營建。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建安)十三年正月,公還鄴,作玄武池以肄yi舟師。”“十五年……冬,作銅雀臺。”“十八年……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廟……九月,作金虎臺,鑿渠引漳水入白溝以通河。”“二十二年……五月,作泮宮。”(泮pan宮,即學宮,猶如天子之有辟雍。)
  1.城市形態
  《水經注》卷十《濁漳水注》記載,鄴城是東西向的長方形城市,“東西七里,南北五里,飾表以磚,百步一樓。凡諸宮殿、 門臺、隅雉,皆加觀榭。層甍(meng)反宇,飛檐拂云,圖以丹青,色以輕素。當其全盛之時,去鄴六七十里,遠望苕亭,巍若仙居”。
  俞偉超,《考古》1963年第1期,《鄴城調查記》,鄴城有七門,南面三門由東向西為廣陽門、中陽門、鳳陽門;北面二門,由東向西為廣德門、廄門;東西各一門,為建春門、金明門。若按1尺24厘米來計算,1里為432米,則鄴城南、北垣各長3024米,東、西垣各長2160米,面積為6.53平方公里。(和教材上略有區別)
  曹魏鄴城的規劃布局對后世影響極大。它的創新可能與曹操的雄才大略以及他明于法而又不拘法的政治素質有關。他的學識、膽略、精神,反映到建筑上,必然如王沈《魏書》所說:“及造宮室,繕治器械,無不為之法則,皆盡其意。”所以能夠沖破秦漢以來都城建設的模式,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新格局,為后世所參照沿襲。
  鄴城在規劃上的突出特點,影響后世較大的是:
  一條橫貫東西的干道,通向東西城門,把全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為皇宮、禁苑和貴族居住區,南部為官衙和居民區,形成明確的分區。從宮城端門通往鄴城正南門中陽門的干道,又形成一條寬闊筆直的中軸線,與東西干道構成丁字骨架。依托著丁字骨架,派生出縱橫交錯的道路網,分割出井然有序的里坊。鄴城的布局方式,可以認為是“城”、“郭”區分結合的繼承與發展。
  2.宮殿
  皇宮位于北部偏東地區,主要有文昌殿、聽政殿等。皇宮以東為戚里,即貴族居住區,后來戚里就成為貴族的代名詞。
  3.園林
  皇宮之西為銅雀園,為皇家禁苑。其西墻北段有高大的金虎臺(南)、銅雀臺(中)、冰井臺(北),皆“因城之基,巍然崇舉,其高若山,建安十五年魏武所起”(《水經注》卷十《濁漳水注》)。左思《魏都賦》:“三臺列峙而崢嶸者也”。三臺的功能應該是:
  防御——三臺聳立在城垣上,應是沿襲自東漢末年中原和關中地區的塢壁莊園,出于當時戰爭頻仍、局勢動蕩的防衛需要;游樂——“欲窮千里目”的游賞目的;儲藏——因為這里有栗窯、鹽窯、藏冰及石墨。
  4.里與市
  城南被街道分為方格網的居民區,稱為里。除戚里在北部外,見于《魏都賦》的還有長壽、吉陽、永平、思忠等里。鄴城仍與漢時一樣實行“里市分設”的制度。左思《魏都賦》:“廓三市而開廛,籍平逵(kui,四通八達的道路)而九達,班列肆以兼羅,設阛阓以襟帶,濟有無之常偏,距日中而畢會,抗旗亭之峣(yao,高峻)薛,侈所眺之博大。……”阛(huan)——市場的圍墻;阓(hui)——市場的大門。阛阓——市場

課程名稱 精講班 考題預測班 在線報名
課時 學費 試聽 課時 學費 試聽
《城市規劃原理》 28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40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40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實務》 40 ¥200 試聽 10 ¥100 試聽

城市規劃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1、任報一科,新學員200元,老學員180元;
2、同時任報兩科,新學員400元,老學員360元;
3、同時任報三科,新學員540元,老學員480元。

以下網友留言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立即發表評論
提交評論后,請及時刷新頁面!               [回復本貼]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城市規劃師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趙桂萍  糾錯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課程咨詢電話:010-51294794
報考直通車
 
·考試簡介:城市規劃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
得《城市規劃師執業資格證書》并經注冊登記后,從事
城市規劃業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考試時間:2010年10月23、24日。
·考試科目: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規劃相關知識、城市規劃實務。
                       MORE>>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永码永久在线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 |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 | 伊人亚洲综合久久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一本在线精品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