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人類語言運用上的一大杰作,它簡練的形式中蘊含豐富的內容,以生動的形象喚起人們的聯想,以精辟的語義啟迪人們的心智。 縱觀近年來國考行測中言語理解選詞填空的試題,我們可以看出一個新的趨勢——成語辨析題逐漸成為一個重要考點。首先,從題量來看,08年開始成語辨析題的比重大幅增加。自03年出現過3道成語辨析題之后,04、05、06這三年均未出現過成語題,但是從07年開始成語題又再度出現,并由3道題增加為08年的7道題,到了09年是11道題,占了選詞填空的55%,這是一個非常高的比例。此外,成語辨析題除了題目數量上的增加之外,題型也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兩個空以上題目的數量增加,也就是說對考生來言辨析量增加。以09年為例,11道題中有8道題是兩個空到三個空,即一道題中考生至少要辨析8個以上不同的詞語,這無疑增加了題目的難度和做題的時間;二是,成語和一般詞語混合辨析題型的出現,例如08年國考第40題,僅這一道題就要對包括4個成語在內的共16個不同詞語進行辨析,更是增大了考試的難度。由上述變化可見,成語辨析題已經成為選詞填空的重頭戲。 怎樣復習成語辨析題呢?成語詞匯量比較大,識記和運用有一定難度,為幫助考生提高成語題應試能力,我們推薦以下復習步驟: 第一,熟悉歷年考試出現過的成語,考過的成語還是有機會重復出現,而且國考出現過的成語在地方考題也會再次出現。 例如:“舉世矚目”、“順其自然”、“南轅北轍”、“鮮為人知”都考過兩次。 2003年國家B類 81.作為一條商業通道,“絲綢之路”的作用應主要體現在商業貿易上,可實際上,它的歷史作用卻遠遠超出經濟交流的(甲)而今天,“絲綢之路”所經地帶又重新成了(乙)的所在。 依次填入甲、乙兩處的詞語,最恰當的是( ) A.界限 舉世矚目 B.界限 舉足輕重 C.范疇 舉足輕重 D.范疇 舉世矚目 2009年國家行測真題 30.互聯網并非________、整齊劃一的技術革命的產物,而是在各種混亂、爭論和復雜的利益糾葛中發展成今天的規模和影響力。正是一個個小的草根網絡,最終匯集成一個________的大潮流。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自上而下 不可逆轉 B.一呼百應 鋪天蓋地 C.有條不紊 舉世矚目 D.運籌帷幄 波濤洶涌 2008年國家行測真題 31.一個從小吮吸母文化長大的人一旦來到異國他鄉,往往會遭遇“文化沖擊”(Culture Shock),有人更 地譯為“文化休克”。這種不適應所在地文化、懷念故國文化的現象,就是鄉愁。為了排遣深深的鄉思、盡快適應和融入新的環境,大多數人都采取了 的態度。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巧妙 事在為人 B.形象 兼容并蓄 C.生動 入鄉隨俗 D.夸張 順其自然 2009年國家行測真題 26.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邊地城市風貌的千姿百態,原本就是_______的事情。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順其自然 B.順理成章 C.水到渠成 D.司空見慣 2008年湖南省行測真題 4.我們的研究發現,在工作動機上的個體差異是明顯的。比如,對人類做出巨大貢獻的兩個人,洛克菲勒一生追求財富,圣雄甘地一生粗布纏身,人生目標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相差甚遠 B.各有所求 C.截然不同 D.南轅北轍 2009年國家行測真題 28.柏克和阿倫特等思想家把博愛和同情視為感傷主義,是濫情、不理智的表現,認為結果會________,達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貧困等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適得其反 B.事與愿違 C.南轅北轍 D.雪上加霜 2007年國家行測真題 34.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時常拿起相機,游走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去探尋城市中那些______的古跡和古跡后面那些有韻味的老故事。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聞名遐邇 B.門庭冷落 C.鮮為人知 D.人跡罕至 2008年湖南省行測真題 8.兩棲爬行動物通過冬眠或夏蟄以抵御嚴寒酷暑;昆蟲以“蛹”或“卵”的形式進行冬眠;鳥類借助長途遷徙或更替羽翼適應氣候的變化。這都是 的事。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婦孺皆知 B.眾所周知 C.家喻戶曉 D.鮮為人知 第二,了解成語運用中常犯的錯誤,并且及時進行集中訓練,如果用這樣的方法來指導自己,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犯的錯誤主要有三類: 1、成語使用不當,這主要是對成語關鍵詞理解有誤造成的,若考試中大家遇到不常見的成語,切忌望文生義、胡亂曲解。成語屬于固定短語,很多的時候,字面的意思與它本來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只按字面的意思來理解往往會出錯。同時還要把成語作為整體來理解,不能斷章取義。有許多題目就是在這方面設置障礙,誤導考生望文生義。因此,考試中出現陌生的成語不要想當然地按現代漢語意義去理解。例如: (1)火中取栗:偷取爐中烤熟的栗子。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2)不刊之論:刊:削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3)萬人空巷:空巷:街道里弄里的人全部走空。指家家戶戶的人都從巷里出來了。多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4)不翼而飛:翼:翅膀。沒有翅膀卻飛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丟失。也比喻事情傳播得很迅速。 2、考試時只注意成語的意思而忽略了成語的適用對象和范圍。很多成語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它們有的來自于歷史或寓言故事,有的出自文學作品,有的來源于神話傳說,帶有濃厚的文言色彩和特定的含義,每個成語都有比較特定的適用對象和適用范圍,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適用范圍,弄錯了搭配對象,就會造成誤用。有些成語形容一個對象是合理的,而用來形容另一個對象就是不合理的;從這個角度運用正確,而從另一個角度運用就不正確;在使用中往往出現錯位的現象。例如: (1)休戚相關:休:歡樂,吉慶;戚:悲哀,憂愁。憂喜、福禍彼此相關聯。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只能用于人物之間,不能用于事物之間。 (2)置若罔聞:置:放,擺;若:好象。放在一邊,好象沒有聽見似的。指不予理睬。不可用于視覺方面。 (3)篳路藍縷: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簡陋的車,穿著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只用來形容創業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 (4)汗牛充棟:棟:棟宇,屋子。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不能形容其它東西多。 又如:2009年國家行測真題 26.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邊地城市風貌的千姿百態,原本就是_______的事情。 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順其自然 B.順理成章 C.水到渠成 D.司空見慣 水到渠成:渠,水道。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條水道。引申為條件成熟,事情自然會成功。與題干不符。 順其自然:分開來講,順其就是不主動,聽之任之,“順”服從,不違背,順從。“其”無非是指他。自然,是沒有經過人為的手段,而使其保持自身的物質。順其自然,就是聽之任之,不發揮人的積極主動性,純粹只讓其自身發展。題干講的是城市風貌的形成,這與人的活動密切相關。因此排除A. 順理成章:指寫文章或做事情順著條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種情況自然產生某種結果。這里強調的是由于某種原因而合乎邏輯或常理而產生結果,原因和結果合乎邏輯。故B項合適。 這里想強調的是司空見慣的用法,司空見慣指已經見慣,不覺得奇怪了。這是一句很常用的成語,但有很多人仍會把它錯用,因為尋常的事情,如果是發生的很自然,便不可以引用這句成語。如每天公路上行駛著各種車輛,這樣便不能說“司空見慣”。而有些事情發生的很偶然,又常常會聽到的,比方車輛平常都是很安全地來往著,但常會發生意外,不是撞傷了人,便是碰傷了車,這樣的事情,我們看多了,用“司空見慣”四字便恰當了。 3、人們在使用成語的長期過程中,除表示成語本身的意思之外,往往還帶有感情色彩。有些成語,感情色彩強烈,褒貶分明,因此,在運用時,應注意成語的感情色彩是否符合一定的語言環境,避免將成語感情色彩使用錯誤,褒貶顛倒。例如: 褒義詞誤用為貶義詞 (1)慘淡經營:慘淡:苦費心思;經營:籌劃。費盡心思辛辛苦苦地經營籌劃。后指在困難的的境況中艱苦地從事某種事業。 (2)鳳毛麟角:鳳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物。 貶義詞誤用為褒義詞 (1)絞盡心機:挖空心思,想盡辦法。 (2)趨之若鶩:趨:快走;鶩:野鴨。象鴨子一樣成群跑過去。比喻很多人爭著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3)高談闊論:高:高深;闊:廣闊。多指不著邊際地大發議論。 (4)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第一個作某項壞事的人或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5)神氣活現:自以為了不起而顯示出來的得意和傲慢的樣子。 關于感情色彩的問題還要注意兩點,一是大量中性詞在或褒或貶的語境中都可使用;二是語境對語言表達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有時為了譏諷、自嘲、開玩笑,故意說反話,褒詞貶用,貶詞褒用,是可以的,不能認為是錯誤的。因此,在辨析成語時還要注意語言環境。注意語言環境要求就是從成語前后的語句來辨別它們內在的關聯,因果、轉折、遞進、順承等等。答題時,要結合語境透露的信息來作出正確的選擇。 以上幾個方面是成語運用中最常見出錯點,也是成語辨析題考查的著力點,復習時若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可以迅速提高考生應試能力。 最后,成語詞匯量的積累也非常重要。由于成語辨析題近年才出現,真題數量較少,因此,除了熟悉歷年出現過的成語之外,平時還需要注重成語詞匯量的積累,總結常見且容易出錯的成語。主要有以下兩種:1、容易望文生義的一些成語。如“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憤恨。“文不加點” 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首當其沖” 當:承當,承受;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到災難。2、用法比較特殊的成語。“胸無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難于揣測的深遠用心。整個詞語的意思是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誠,心口如一。“七月流火”的真實意思,是說在農歷七月天氣轉涼的時節,天剛擦黑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多年來卻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至今仍不絕于各種媒體,所以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題預測 |
|
閱讀下一篇: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專題練習一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07-09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命題趨勢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題型分析 |
·福建:2010年公務員行測判斷推理題備考指導 |
·綜合基礎知識:中國文學常識大全下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分析與備考策略 |
·公考行測出題頻率最高題型:細節推斷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言語理解與表達備考 |
·閱讀經典難題解題技巧演示 |
·公務員考試片段閱讀技巧之因果式 |
·2010年國考言語理解與表達具體特點 |
·言語理解與表達強化訓練題二 |
·言語理解與表達練習題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