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yulootop-1--]
[!--temp.xlzxstop--]

心理咨詢師考試變態心理學講義一

作者:不明   發布時間:2009-11-13 17:06:17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資料下載
  • 圈子話題
  • 論壇
  第一章 研究和對待“異常”行為的歷史演變進程
  History of Abnormal Psychology
  案例研究:
  凡. 高 1853 - 1890 自小孤僻、急噪易怒,被稱為“小野獸”而難于與人交往。27歲開始學畫,1885年進入美術學院,不久即被趕出。1886年后在弟弟幫助下到法國南方小城,1888年瘋狂中把自己的右耳割下送給妓女。1890年用手槍自殺,兩天后去世。
  第一節 對“異常”行為的界定
  一.約定俗成的社會文化認定
  1. 特立獨行/非“中庸之道”
  2. 跨文化/跨時空差異
  3. 性別差異
  4. “異常”行為遭遇的羞辱/詆毀/排斥
  超凡脫俗?怪異?精神疾患?
  l《離騷》:屈原——顓頊后裔,名正則,號靈均, “紉秋蘭以為佩,……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l 莊子:妻死鼓盆而歌
  l “竹林七賢”的阮籍:大醉于嫂伴……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
  l 瑪格麗特.米德,文化人類學家
  《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所謂性別與氣質乃社會文化的塑造與決定
  蘇格蘭裙
  l “產翁制”
  二.統計學標準
  1. 心理測量/標準差
  2. 所謂障礙/困惑/痛苦的發作頻率
  3. 所謂障礙/困惑/痛苦的持續時間
  4. 所謂障礙/困惑/痛苦癥狀的項目多少
  三.理想模式標準
  1. 官方提倡
  2. 社會主流文化的贊賞/認可 
 3. 絕大多數人接受/模仿
  4. 自我認同/遵從
  四.功能標準
  1. 生理功能:生理檢測指標
  2. 心理功能:心理測量指標
  3. 社會適應功能:社會操作標準
  DSM-IV-TR:
  Abnormal Behavior
   Behavioral, emotional, or cognitive dysfunctions that are unexpected in their cultural context and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distress or substantial impairment in functioning.
  行為,情緒或認知障礙乃所在文化不認可、個體自身感到痛苦并造成實質性的功能損害。
  第二節 從古代到中世紀的蒙昧與黑暗
  一.人類早期對“異常者”的敬畏
  1.“魔鬼附身”——Demonic Possession
  2.“通靈”——溝通上天/凡世間/地府
  古代人認為月亮、星辰、潮汐、山川精靈、地獄魔鬼等都可能使人“發瘋”
  二.黑暗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1. 驅魔——殘酷的人身折磨
  2. 貧民收容所—→“瘋人院”
  3. 《巫之錘(降妖錘)》(《The Witches’ Hammer 》)
  4. 質疑巫/魔作祟Swiss physician and philosopher Paracelsus 1493–1541, lunacy, luna
  German physician Johann Weyer (1515–1588), 《The Deception of Demons》,1563
  Englishman Reginald Scot ( 1538 – 1599 ), 《Discovery of Witchcraft》, 1584
  對待精神障礙,無論就態度還是治療而言,文藝復興時期都離理性的光芒很遠
  l 放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治療方法,從古代一直沿用到中世紀,乃至近
  代;無論是生理疾患或精神障礙均可采用此法。
  第三節 近現代的變革與挑戰
  一.皮內爾(1745-1826)的法國精神病院改革
  1796年皮內爾獲得批準在巴黎解除了49個精神疾病患者的鎖鏈
  Phillipe Pinel ( 1745- 1826 ) , a hospital physician, 1792, then the director of La
  Salpêtrière hospital,chain-breaking reform, La Bicêtre, a hospital in Paris,
  Jean-Baptiste Pussin
  二.艱難而漫長的進步
   William Tuke ( 1732 –1822 ), a Quaker tea merchant, 1792, established “York Retreat”
   Benjamin Rush ( 1745 – 1813 ), the father of American psychiatry,
   Dorothea Dix ( 1802 –1887 ), 1841, a Boston retired schoolteacher
  1844, a group of 13 hospital administrators formed the Association of Medical Superintendents of American Institutions for the Insane —→ the 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
  1900s, Mental hygiene movement
   Clifford Beers, 《A Mind Found Himself 》,1908
   William Greisinger, German psychiatrist, focused on the role of brain
  1. 對心理疾患的迷信/偏見仍普遍存在
  2. 心理疾病患者仍然是個人、家庭以及社區的污點和恥辱
  3. 并不人道的治療方法進步:緊身衣,“心理外科手術”,電擊……
  4.新藥物的研制——大劑量鎮靜藥
  三.催眠與精神分析
  l 1.安東.麥斯麥(1734-1815),麥斯麥術考試大-全國最大教育類網站(www.Examda。com)
  Anton Mesmer (1734-1815), a Viennes physician, The Influence of Planets, 1766, magnetism
  2. James Braid ( 1795 – 1860 ), an English physician, hypnotism, mesmerized
  Ambrose-Auguste Liébault ( 1823 – 1904 ), a French doctor, Nacy, France
  Hippolyte-Marie Bernheim ( 1837 – 1919 ),
  3.沙可Jean-Martin Charcot ( 1825 –1893 ), an esteemed neurologist in Paris, testing hypnosis in La Salpêtrière hospital
  4. Sigmund Freud ( 1856 – 1939 )
   (Catharsis)Cathartic method —→ Psychoanalysis,free association
  lO.安娜
  l在治療中,布魯伊爾因安娜產生移情而退卻
  l弗洛伊德通過安娜案例發展出自由聯想治療法
  Emil Kraepelin ( 1856 – 1926 ), German psychiatrist, 《Textbook of Psychiatry》,1883
  l對精神病學的影響延續至今
  l認為精神障礙是由腦功能缺陷引起
  l對精神障礙進行合理分類,極大促進了精神障礙的診斷與治療
  四.行為主義的崛起
  ♪ John B. Watson
  華生(1878-1958)
  ♪ 華生與其助手羅莎莉. 雷納完成了“條件的情緒反應實驗”,使小艾伯特發展出了
  對小白鼠的恐懼。
  ♪ 瓊斯Mary Cover Jones (1896-1987),華生的學生之一,最早采用行為技術消除了兒童對小動物的恐懼。
  ♪ 行為療法的先驅
  Joseph Wolpe (1915-1997) 沃爾普,在南非開業的精神病學家,自1950年代起發展了一套治療恐懼的行為技術程序:系統脫敏法
  五.“反精神病學”運動
  1. Thomas Szasz (1920-- )沙茨,
  出生于匈牙利的美國精神病學家,“反精神病學”運動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精神疾病的神話》,1961年初版,1974年再版。堅決主張精神疾病與不合習俗的行為不一定是疾病或犯罪。其強硬和過分極端的批評有助于引起社會重視以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地位和待遇。
   2.“神志健全者置身于非神志健全者之地”備受批評的實驗激發社會的反思
  (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Jan.19, 1973, Science magazine, David L. Rosenham
  八位假病人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入住精神病院,經過7-52天被準許出院,但仍被做出“緩解期”的診斷
  六. “非住院”運動 De-institutionalization Movement
   1.“中途站” Halfway House
   2.家庭接納和支持
  3.社區防治,社區康復
  第四節 新千年曙光
  一.人道主義的新千年
   1.“以人為本”原則的重新定義
   2.“和平與發展”的世界共識
  a) 個人空間的擴展
  b) 更加尊重個人隱私權
  二.新藥物的研制/開發
  1. 積極利用生命科學、腦科學等多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2. 強調人類功能的康復,重歸主流社會
  3. 最大限度減少副作用
  4. 普通人群經濟上能夠承受
  三.心理健康服務面的擴展
  1.老人世紀對老人心理健康的特別關懷
  2.關注新千年兒童的特別問題:虐待、忽視、抑郁、性騷擾……
  3.社會弱勢群體的心理健康問題:婦女、少數族裔、同性戀者、AIDS……
  4.信息社會新問題:網絡成癮、信息垃圾泛濫、社會退縮……
  四.發展社區心理健康服務
  1. 重在預防,以公眾心理健康為主要目標
  2. 整合社會環境、生態環境與社會文化,創造健康的生存環境
  3. 發展積極的家庭支持/社會支持網絡,廣泛應用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等群體參與的治療技術
級 別 課 程 課時 學費 試聽 報名


全程班 130 ¥1700 試 聽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130 ¥900 試 聽
沖刺班
28 ¥500 試 聽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6 ¥200 試 聽
心理診斷技能 8 ¥150 試 聽
論文指導 2 ¥50 試 聽


全程班 100 ¥1400 試 聽
精講班(基礎知識+專業技能) 100 ¥800 試 聽
沖刺班 22 ¥400 試 聽
真題模考班(3套真題) 22 ¥400 試 聽
心理診斷技能 3 ¥100 試 聽
    二級:全程+沖刺=1700元(原價2640元) 套餐A900元(原價1840元),套餐B500元(原價940)
    三級:全程+沖刺=1400元(原價2240元) 套餐A800元(原價1640元),套餐B400元(原價840)
熱門資料下載:
心理咨詢師考試論壇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報考直通車
 
·考試時間:2010年11月21日。
·考試內容:三級包括:基礎知識、技能操作、論文輔
導;二級包括:基礎知識、技能操作。
                       MORE>>
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
                       MORE>>
[!--temp.xlzxsfoot--]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公厕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日韩精品福利片午夜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色区 |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福利 | 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