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國家公務員筆試考試已臨近,各位匆忙備考的考生不知是否已掌握了行測各模塊的特點,是否做到了成竹在胸,有的放矢呢?在此,國家公務員網的各位老師在此做一沖刺總結,來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
言語理解與表達涉及選詞填空和片段閱讀兩種大的題型,40道題,兩種題型各20道。
一、選詞填空:
1. 命題來源
選詞填空是07年以來出現的國考新題型,總的發展趨勢是從單空題向多空題發展,命題材料來源為官方媒體的新聞導報、主流雜志的文章、科研文章、各類著作及社會名人的講話或者博客文章等等。
09年國考第26題: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邊地城市風貌的千姿百態,原本就是 的事情。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順其自然 B。順理成章 C。水到渠成 D。司空見慣
答案選B。 出自易中天的《讀城記》。
09年國考第27題:
很多大學生希望畢業后找到一份工作,穩步發展,可是也有許多人不原。他們有相對穩定的家庭背景,有工作能力,卻在尋找生活的一種可能性。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墨守陳規 B. 按部就班 C. 人云亦云 D. 步人后塵
答案選B。出自《三聯生活周刊》。
由于命題來源十分廣泛,考生只能通過閱讀這些主流或者官方的信息及文章把握語言風格和特點。所以專家提醒,對選詞填空題答題技巧的學習就應提上重要位置。
2. 解題技巧
選詞填空題最簡便的解題方法就是尋找對應點。
例題:2009年國家公務員真題:
37. 城市的 化發展使城市的文化個性正在逐漸消解,并失去城市的文化競爭能力,每個城市都試圖以摩天大樓林立、水泥立交縱橫作為現代化城市的 ,但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城市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生態也正在悄然消解。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單一 目標 B. 機械 符號
C. 模式 標志 D. 無序 要素
專家指津:正確答案為C。本題關鍵是找到對應點,橫線處的詞語一定是和“個性”成反義的,所以與之對應的選項只能是C“模式”。“模式化” 模式強調的是形式上的規律或統一性,沒有個性和創新。
41. 如今每年出版的長篇小說已經超過千部,但與這種發展相 的還有人們“力作乏陳”的呼喊聲。在我看來,中國文學目前的整體發展缺乏一種 性,對諾貝爾獎的看重,可能緣于一種在茫然中尋找航向的期待。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矛盾 獨立 B. 始終 超越
C. 沖突 規劃 D. 伴隨 方向
專家指津:本題選D項。由句末“在茫然中尋找航向”可知,中國文學目前的整體發展缺乏大的方向。“方向”與前文相照應,最符合文意。
45. 歷史是前進的歷史,歷史是革命的歷史、輝煌的歷史、悲哀的歷史。人民總會在 之后,認認真真地 歷史的是非功過。然而,無論什么樣的歷史。什么樣時段的歷史,當它面對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會毫不留情地 他的靈魂。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時過境遷 評價 拷問 B. 塵埃落定 回顧 凈化
C. 痛定思痛 檢驗 感化 D. 物是人非 反省 觸動
專家指津:本題選A項。“毫不留情”的詞意程度較重,只由“拷問”能與之對應。
所以,專家提醒各位考生,在做題時,抓準對應點迅速作答。選詞填空題不宜花費過多時間來推敲,應憑借關鍵詞的對應直接得出答案。這樣才能為后面的計算類試題或與推理類試題贏得時間。
二、片段閱讀
片段閱讀的命題來源與選詞填空一樣,比較寬泛,但集中在主流媒體,這兩年有向網路文章傾斜的傾向。片段閱讀試題中對以主旨題為核心題型。破解主旨題的方式側重對材料的結構分析。材料為總分結構、分總結構、并列結構或者其他邏輯結構等時其核心觀點側重的把握是不同的。
例題:2009年國家公務員真題:
47. 一種經濟理論或者經濟模型是對經濟現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它要比其描述的現實簡單。理論要舍棄不重要的東西,至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取決于經濟學家的假設,假設不同,提出的理論也不一樣。經濟學家們對同一現象往往有很多理論的解釋,主要就是因為強調的東西常常不一樣。因此,理論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爭辯,可以錯,也可以被推翻。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 如何發展經濟理論 B. 經濟理論的內在本質
C. 經濟理論的主要功能 D. 如何看待經濟理論
專家指津:本題選D。本題材料屬于因果結構。“因此”作為總結陳述的提示性詞語,說明后面的話是作者通過一系列論述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文段的核心所在,即“理論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爭辯,可以錯,也可以被推翻。”顯然D項與這一主旨句的觀點最為契合。
2009年國考第60題:
60. 西方學者提出的“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從其產生的客觀基礎而論,它是在科技飛速發展,物質生活質量逐漸提高,人們日益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過度的前提下而出現的一種理論現實的回應。這種回應的出現,一方面是客觀現實對理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發展的必然規律。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 )。
A. 出現的時代背景及理論基礎 B. 已獲得了各方面的廣泛認可
C. 主要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 D. 與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專家指津:本題選A。材料結構清晰,兩句話為并列關系,所以要概括整段材料的內容,兩句話的內容必須都涵蓋到。第一句講“日常生活審美化”理論的客觀基礎,也就是時代背景。第二句講這一理論的理論基礎,即“西方哲學、美學及文學藝術理論”。
48. 跟電影中創意以導演為中心不同,電視行業創意的中心是編劇。編劇在電視行業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小畫框給視覺發揮的空間沒那么大,語言藝術就顯得特別重要。情景劇還有故事情節作為吸引力,而喜劇秀就完全是考演員的表現和語言的魅力了;又都是在棚里拍,從拍攝上講是純技術活兒,創意都在于對話和表演。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標準的是( )。
A. 比較電視與電影行業創意上的差異
B. 強調語言魅力對電視行業的重要性
C. 分析電視行業各種構成要素之間的關系
D. 解釋電視行業創意以編劇為中心的原因
專家指津:本題選D 本題為總分結構型。首句提出觀點“電視行業創意的中心是編劇”, 第二句“之所以”作為解釋原因的提示詞,其后面的語句就是圍繞這個論點分析原因,第三句分別從情景劇、喜劇秀的不同角度以及對拍攝的定位等方面具體分析原因。
專家提醒考生,言語理解與表達是一種注重積累考察基礎的題型,所以在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前一周考生應側重對重點題型進行復習,而不應概而全的去盲目做題。預祝考生們取得優異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