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從眾:是指人們對于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跟隨他們行動的現象。 102、服從:是指在權威命令、社會輿論或群體氣氛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 103、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與他人相接近。認同實質上就是對榜樣的模仿,其出發點就是試圖與榜樣一致。 104、內化:指在思想觀點上與他人的思想觀點一致,將自己所認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觀點、信念融為一體,構成一個完整的價值體系。 105、觀察學習:是社會學習的一種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過觀察他人所表現的行為及其結果而發生的替代性學習。 106、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持續的心理狀態與過程,表現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夠有效地發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107、心理評估:指依據用心理學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的過程。 108、心理輔導:是指在一種新型的建設性的人際關系中,學校輔導教師運用其專業知識和技能,給學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協助與服務,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認識環境,依據自身條件,確立有益于社會進步與個人發展的生活目標,克服成長中的障礙,增強與維持學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學習、工作與人際關系各個方面做出良好適應。 109、系統脫敏:是當某些人對某事物、某環境產生敏感反應時,我們在當事人身上發展起一種不相容的反應,使對本來可引起敏感反應的事物,不再發生敏感反應。 110、教學目標:是預期學生通過教學活動獲得的學習結果。 111、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為實現一定的教學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而采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 112、教學策略:指教師采取的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的一切活動計劃,包括教學事項的順序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媒體的選擇、教學環境的設置以及師生相互作用設計等。 113、發現教學:又稱啟發式教學,指學生通過自身的學習活動而發現有關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種教學策略。 114、情境教學:指在應用知識的具體情境中進行知識的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115、合作學習:指學生們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式代替教師主導教學的一種教學策略。 116、個別化教學:是指讓學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進行學習的一種教學策略。 117、程序教學:指一種能讓學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學以特定順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個別化教學方法。 118、計算機輔助教學:指使用計算機作為一個輔導者,呈現信息,給學生提供練習機會,評價學生的成績以及提供額外的教學。 119、課堂管理:是教師通過協調課堂內的各種人際關系而有效地實現預定教學目標的過程。 120、群體:是指人們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動為基礎而結合起來的聯合體。 121、群體動力:影響群體與成員個人行為發展變化的力量的總和稱為群體動力,包括群體凝聚力、群體規范、群體氣氛以及群體成員的人際關系。 122、群體凝聚力:指群體對每一個成員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為衡量一個班級集體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 123、群體規范:是約束群體內成員的行為準則,包括成文的正式規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規范。 124、課堂氣氛:是指課堂里某些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 125、課堂紀律:為了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實現課堂目標而對學生課堂行為所施加的準則與控制。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自考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2) |
|
閱讀下一篇:自考生寒假最好完成畢業論文初稿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