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到了內化階段,穩定的態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設計“組織者”的目的,是為" />
三、判斷對錯并做簡要說明 (25分) 1、到了內化階段,穩定的態度和品德即形成了。 2、設計“組織者”的目的,是為新的學習任務提供觀念上的固定點,所以“組織者”一定呈現在要學習的材料之前。 3、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對學生不能進行懲罰。 4、程序教學是基于操作性條件反射和積極強化的原理而設計的教學模式。 5、發現學習一定優于接受學習。
四、簡答題(20分) 1、簡述奧蘇貝爾對學習的分類。 2、為什么說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3、如何培養中學生良好的態度和品德? 4、智力與創造性思維之間的關系是怎么樣的? 5、影響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五、論述題 (30分) 1、論述維果斯基的心理發展觀及其教育意義。 2、聯系實際談談如何保持中學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