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教育咨詢研究機構麥可思公司日前發布的《2010年就業藍皮書》中的一組數據顯示,全國2009屆高職畢業生專業對口率為57%,較上屆下降4個百分點。這意味著,當前有4成以上高職高專畢業生從事與專業不對口工作。
調查發現,專業對口率最高的兩個高職專業大類為資源開發與測繪大類(84%)和醫藥衛生大類(81%)。這些專業培養的畢業生專業性相對較強,掌握了較多的專業技能,從畢業生自身角度而言,在專業領域中就業更具優勢,因而更趨向對口就業;同時較高的專業門檻也使得其他專業的畢業生涉足這些領域工作的難度較大,如高職高專的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對口率達96%。
專業對口率最低的高職高專專業大類為法律大類(33%)和環保、氣象與安全大類(42%)。這些專業往往由于畢業生數量持續性遠超過市場需要(如本科的法學、高職高專的法律大類),或者沒有較強的專業訓練,主要流向崗位的專業門檻低、競爭激烈,因而迫使更多畢業生不得不從事與專業不相關的工作。
麥可思研究院副院長張景岫指出,專業對口率偏低主要是就業市場上專業對口崗位數量少,部分畢業生只好在非專業崗位就業。但是,在部分工科類專業崗位上,如計算機,一方面企業找不到足夠合格的畢業生,另一方面部分畢業生只好在非專業崗位就業。高職畢業生的專業崗位受到本科畢業生的“下嫁”而減少,這也是高職專業對口率略低的原因之一。
張景岫還建議說,學得“專”未必是好事。以臨床醫學為例,該專業2009屆高職高專畢業生對口率為78%,較同屆同學歷層次畢業生的平均水平高出21個百分點;但卻以28.5%的失業率,成為麥可思調查覆蓋的主要專業中,畢業半年后失業率最高的高職高專專業。在本專業人才已經供大于求、對口崗位對學歷層次和工作經驗要求高的情況下,因專業性強而帶來的“就業面窄”這一問題,成為制約應屆生成功就業的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