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近幾年,中國大陸地區的EMBA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項目總數由5年前的不足100個,發展到如今2000多個。面對著眼花繚亂的EMBA項目營銷短信、郵件和網絡新聞,企業家與公司管理人員紛紛抱怨不知道如何選擇。而不知如何選擇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EMBA項目學費參差不齊,高低差距大;二是EMBA項目教育質量問題頻現。 EMBA項目 高學費是否等于高質量? 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EMBA42萬、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38萬、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33.8萬...大陸地區知名度最高的幾所商學院的EMBA項目,收費都在33萬以上,而且這一收費每年都在上漲,與此同時市場上也有一些EMBA研修項目的學費可以低到2萬元。 是否收費高昂的EMBA項目就一定質量高呢?根據時代商業雜志的網上調查顯示,僅從學生對項目性價比的評價來看,完成名校EMBA項目的學員的滿意度甚至比其他學校EMBA學員的滿意度更低。 EMBA最不令人滿意的三個要素 調查發現,在中國EMBA市場中,竟發生過學員因為不滿教育質量而要求更換講師或者退還學費的事件。學員反映,講師缺乏實戰經驗和授課技巧、課程模塊設計陳舊,缺乏案例分析是大家最不滿的3個要素。EMBA教育僅僅依靠學校的牌子或者規模所作的選擇并不是理性和科學的。 四川成都一家制藥公司的總經理說:“能否學到東西還是要看老師的水平。要是教管理的老師沒做過管理,教戰略的老師沒做過戰略,講的都是書上的故事。那我們怎么能有收獲呢?我們畢竟不是為了一紙學位而來。這里的圖書館再大,草地再整齊,與我何干呢,我就是來解決具體問題的。” 另外,北京某知名高校的經濟管理學院招生辦公室的孫女士說到,“近年來EMBA項目開的太多,有的叫房地產EMBA,有的叫金融EMBA,但其實老師都是一班人,課程也沒什么本質差別。有的EMBA項目為了滿足招生人數的底線,已經明顯降低了入學標準。” EMBA項目 課程為王 與上述相反的,一些西方大學調整了教學模塊,以中國商業環境為核心的課程設置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家。 以案例教學著稱的亞洲工商管理學院北京代表處睢女士說:“只有能解決本地企業家問題的EMBA教育,才會受中國本土企業家的歡迎。我們堅持一半師資以華人教授為主,甚至也大膽聘用對本國商業環境有深刻見解的內地教授作為客座講師。師資的中西結合是EMBA項目既有高度和深度又有適應性的關鍵。” 新加坡大學亞太區招生主管上官女士認為:“課程是一個項目的根本。由于我們本身處在亞洲,所以教學特色就是以亞洲發生的商業案例為教學重點。這些案例和中國大陸企業家的相關性高,時間接近,環境類似。教學效果大大優于傳統理論教學。” 自從中國微軟前高管的學歷風波后,商界人士普遍意識到,任何一個課程和項目都要有根才有深度,如果沒有內涵那么只是買賣文憑的把戲。教育最需要堅持的本質,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塑造。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EMBA學費再次全國性普漲 應該回歸教育本質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