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上海考錄公務員專業科目考試大綱三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2-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為了便于報考者參加2011年度上海市考試錄用公務員的專業科目筆試,我們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2011年度上海市考試錄用公務員專業科目考試大綱》,供報考者參考。
《經濟管理》
第一部分 微觀經濟
一.市場機制: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商品的效用和成本,最優生產要素組合,要素邊際報酬,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寡頭壟斷的市場特征,經濟行為博弈分析。
二.資源配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資源配置,市場類型,生產要素供求及價格決定,經濟效率和經濟福利,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第二部分 產業經濟
一.市場結構:市場結構的基本類型,行業進入壁壘的概念和分類,行業退出壁壘的概念和分類,交易費用理論基本觀點,博弈論基本概念,信息不對稱及其解決。
二.市場行為:價格歧視,傾銷與反傾銷的概念,企業并購的形式與動因,企業縱向一體化的收益和成本,企業技術創新的目的,技術創新與市場結構的關系。
三.市場績效:市場績效的衡量方法,帕累托效率的概念,外部性的概念,公共物品的概念。
四.產業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的目標和實施手段,政府規制與放松管制,反壟斷政策,產業政策與市場機制的關系,主導產業選擇的基準及適用條件,其他不同類型的產業政策。
五.產業成長與演進:產業分類方法,產業結構變化的趨勢,產業結構變化的動因。
六.產業關聯:產業關聯的方式,投入產出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設,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的概念,產業關聯效應系數的經濟涵義和分析,生產波及效果的分析。
第三部分 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
一.基本概念與一般原理:經濟增長與經濟發展的概念,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工業化的含義與基本特征,發展水平的度量,內生增長理論的含義,二元結構的基本含義,經濟發展中的制度因素,制度變遷理論的基本思想。
二.經濟發展戰略與策略:進口替代與出口促進戰略,比較利益和要素稟賦的概念,關稅的作用,外國直接投資的作用和消極影響,國際貿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貿易政策的制定、WTO與中國經濟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增長。
三.區域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增長極理論,梯度轉移理論,點軸開發模式,區域發展的基本原理,產業布局的影響因素,區域分工的意義和形式,區域經濟政策的目標和內容。
四.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內涵和意義,產業生態學的基本思想,循環經濟的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循環經濟的實踐。
第四部分 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
一.城市化與城市體系:城市經濟規模的概念,城市聚集經濟的成因和作用,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系,城市化的內涵和動力,城市化的發展階段與基本形式,城鎮體系的形成、特征與類型,中心城市的類別和作用。
二.城市經濟管理問題:城市人口、就業、與土地利用的基本問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構建宜居城市,地方政府的職能和作用。
三.城市財政與城市金融:城市財政的職能,地方政府收入結構和公共支出管理,地方政府預算管理和審計,城市金融機構的種類及其在城市經濟中的作用,城市金融市場的組成及其作用。
四.上海城市經濟:上海產業發展概況,上海產業結構升級、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及發展戰略。
第五部分 宏觀經濟管理
一.政府宏觀經濟管理:國 民收入的決定及國民經濟核算,宏觀調控的職能和作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匯率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運用,稅收制度和稅收管理,國家預算管理和審計 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國家收入、企業收入和個人收入增長與促進內需,協調效率與公平之間關系,政府失效的含義,尋租問題。
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作為:依法行政,政府審批制度,新股發行制度,土地招標拍賣制度、公共設施和資源的收費制度、自然壟斷行業收費管理,國有資產管理。政府采購的概念、特點與職能,我國政府采購制度原則、方式和程序,提升政府能力的戰略與途徑,宏觀經濟領域最優規劃。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