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公務員歷年面試八大類題型特點總結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5-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綜合分析類試題
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中綜合分析類試題占絕對比例,而綜合分析類試題中絕大部分都是社會現象類,極少涉及到知識理解。河北省公務員面試試題中綜合分析類試題的特點就是比較形象,文字描述很簡短,但是內容卻是異常豐富。經中公教育研究專家對河北面試真題的深入研究,從題目所涉獵的內容來看,命題的視角觸及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大到國家大政方針,小到百姓生活,都可以成為命題的話題,用包攬萬象和色彩紛呈來詮釋或者描述這一類題目,是非常準確的。
例如2010年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包羅萬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事件性質跨度大,題目所涉及的社會現象包括“裸捐”、“隔代教育”、“再學工農兵”等不同性質的社會現象;二是空間跨度大,不僅包括河北省安全消防領域的家庭自備消防器材,也包括在重慶的“大學生再學工農兵”等在全國范圍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可以看出,河北省公務員面試中的社會現象題材已經超出了河北省的地域限制,同時,事件的涵蓋面也是很廣的。
針對社會現象類試題,考生應該多關注熱點,這里的熱點不僅是河北省的熱點,也包括其他地區或是在全國范圍內影響較大的事件;不僅是道德事件,也包括法律、體制建設和管理制度方面的事件;不僅是教育、社會管理方面的事件,也包括大學生的成長和涉及到居民切身利益的小事。
二、演講類試題
2008-2010年河北省公務員面試從未放棄過演講題的考查,且逐漸加大了對演講類試題的考查力度,從省考、選調生、人民警察、基層政法干警等等面試中,演講題目基本都是作為最后壓軸題目。因此,答好演講題是很關鍵的。
河北省歷年以來的演講類試題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時間限制。由于河北省公務員面試整體時間要求為10分鐘回答4道題,除去當中考生思考和其他一些因素對時間的占用,真正留給考生的時間其實并不多,這就要求考生在回答演講類試題時盡量做到語言精練,一些修飾或是烘托氣氛的無關緊要的話最好少說,爭取在盡量短的時間內進入主題,考生切忌長篇大論。二是出題形式和提問方式有了新的變化,既有簡單的主題性演講,也有形式自由的開放式命題演講。這就要求考生在審題時要第一時間抓住關鍵詞,找出演講的主題,在此基礎上按照題目要求組織語言。
三、編故事類試題
河北省公務員面試中編故事類試題實際上和演講類試題所占的比重是大致相同的,在2009年之前的公務員面試中兩種類型的題目有時候會同時出現在一套試題中,而2009年之后,尤其是2010年的公務員面試題中兩者沒有同時出現,基本上都是“有你沒我”的情況。
河北省編故事類試題區別于傳統的串詞編故事類試題的出題模式,而是給出一個成語或是詞語,要求考生再加上兩個成語或是詞語,由這三個詞來編故事。
這樣的要求實際上比傳統的串詞編故事類試題的難度是有所增加的。主要表現在:一是自選詞語看似放寬條件限制,實際上是分散了考生的注意力和思路,本來有固定的詞語可以有效規范考生的思路和語言組織,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形成成熟的答案,而讓考生自選詞語則會在選擇詞語這一方面耗費考生過多精力和時間,甚至由于緊張或是不熟悉這種答題方式,在選擇成語或詞語時瞻前顧后,猶豫不決,浪費過多時間;二是在選擇的時候也要顧及到題目已定的詞語,這實際上也限制了考生的思維;三是每道編故事類試題在規定成語或詞語的基礎上,往往會增加一個故事內容的限制,并非讓考生天馬行空地去發揮想象力。
但是,凡事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在充分認識到增加難度的同時,也要發現另一方面實際上也是在幫助我們疏導思路,在較短時間內盡快將思考方向集中到題目規定范圍內。這兩個方面實際上就是對每個考生心理素質和狀態的考查,關鍵是考生自己要樹立積極心態。
四、漫畫講故事類試題
漫畫講故事類試題是2010年河北省公務員面試中出現的一種新題型。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河北省公務員面試在最后一題的設計上已經不滿足于用演講和編故事類試題兩種題型來考查考生,而是希望用以漫畫講故事類試題為代表的更多新穎題型來測查考生。
這里的漫畫講故事類試題和公務員面試中傳統的漫畫類試題是不同的,前者側重點是通過漫畫給出的已知信息講故事;后者是通過漫畫反映的信息闡述道理。一個著重于說,一個著重于論。
五、情景處理與應變類試題
此類題型主要考查考生應變能力,具體是指面對意外事件等壓力能迅速地做出反應,并尋求合適的方法,使事情得以妥善解決的能力,通俗地講就是應對變化的能力。對于公務員來說,應變能力是極其重要的。公務員在日常工作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預料不到的事或者壓力,而應變能力的考題考查的內容就是考生在面對這些突發情況或者壓力時,能否保證情緒穩定,不手忙腳亂;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情況下,能否保持始終如一,舉止有度;面對突發情況時,能否迅速找到解決辦法,考慮周到細致,方法合理有效;能否思維反應靈敏,積極、敏銳地把握事件的潛在影響,有序應對突發情況。
六、人際交往意識與技巧題
公務員工作涉及面廣,要同各方面的人打交道,人際關系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工作質量的好壞,公務員職位的特點就是要跟領導、同事和群眾打交道。因此,能否巧妙地處理好人際關系,不僅是圓滿完成公共管理、公共服務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考驗考生是否具備了公務員素質的直接體現。
七、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試題
求職動機與擬任職位匹配性試題主要以背景性問題、知識性問題、意愿性問題的形式出現,目的是通過簡單地了解考生的政治、教育、工作、性格、經歷、專業、價值觀、人生觀等方面的信息,初步判斷考生的求職動機是否與報考的職位相符合,是否具有一定的口才、應變和心理承受、邏輯思維等能力,是否符合國家公務員選拔的具體要求。
八、計劃組織協調題
所謂計劃組織協調能力就是指為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而具有的預先系統地安排工作的素質以及過程中合理調配各種資源的素質。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內容:計劃能力、組織能力、協調能力。計劃是參照,組織是執行,協調是方法,三種能力對于一項工作或任務來說,互為條件,缺一不可。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