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秦高速公路:全程監控智能保暢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8-10 17:24:18
在京秦高速公路(京哈高速公路河北段)管理處監控信息指揮調度中心,當日值班班長李紅燕面前的多路視頻圖像中的一路圖像突然開始閃爍,并發出警報。李紅燕通過道路檢測系統查看,發現有兩輛汽車發生碰撞事故后停在路中央。李紅燕和同事迅速通知路政大隊和高速公路交警,并變更事故區信息板信息,通過事故區定向喇叭告知駕乘人員減速慢行……
以信息指揮中心為“中樞”,以監控攝像為“耳目”,以廣播號角為“喉舌”,以路政巡邏為“手足”,集智能檢測、指揮調度、廣播告知等多種功能于一身……京秦高速公路在河北省率先建成了全方位、智能化、系統化的全程監控高速公路服務保暢體系。
智能檢測 事故處理時間縮短三分之一
京秦高速公路是華北連接東北地區公路網的主骨架。早在2008年,京秦高速公路就在全線安裝攝像機256個、外場定向廣播256個、信息顯示屏45塊,成為河北省第一條實現全程路況監控的高速公路。
但是,近300路視頻圖像要是完全靠人眼一一查看,即使監控員練就了火眼金睛也不夠用。為此,京秦高速公路前瞻性建設了智能事件檢測系統,初步實現了道路事故檢測的智能化。
“智能檢測好比是給機器人安上了一顆可以思考的大腦,可縮短交通事故處理及救援時間。”京秦高速公路管理處通信科科長吳建波告訴記者,京秦高速公路為每一路視頻圖像都安裝了一個智能檢測器。如果發現圖像異常,監測器會自動將異常路段告訴監控員。
管理處調度指揮中心主任臧素仙表示,智能檢測系統不但能提高工作效率,還可以及時發現并處理交通事故。“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早一分鐘發現情況,就能早一分鐘拯救生命。”據統計,有了這一系統,事故處理時間縮短了三分之一。
全程廣播覆蓋 及時通報路況信息
“全程監控和服務報警救助電話,好比是眼睛和耳朵,只是具有了收集信息的能力。要想實現‘監’與‘控’的完美結合,就必須有手有腳,需要具體的控制措施。”京秦高速公路管理處副處長周迎新認為。
建設路側全程廣播系統,讓京秦高速公路成為全國第一條實現廣播覆蓋的高速公路。管理處經過調研發現,出行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信息不對稱,而廣播系統可以成為最簡單的解決方式。當前方發生交通事故等造成的堵車問題,通過號角式定向廣播可以及時通報路況信息,通知路上的駕駛員和出行者。“不要小瞧這個系統,當發生突發事件時,它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作人員介紹說,廣播系統還可以遏制違章停車、行人上路等違法行為。
在此基礎上,京秦高速公路的智能“觸角”不斷延伸:制定了完備的突發事件工作程序,并通過視頻監視、GPS跟蹤定位、無線調度系統,及時傳達交通事件狀況,讓交警和路政人員選擇合理的應急處理預案,確定救援路線;通過路側廣播、可變情報板、信息服務臺把信息告知司乘人員,預防二次事故發生。在道路擁堵、氣象惡劣的情況下,這些設備和京秦高速公路網站還可以實時告知出行的司乘人員,幫助他們合理選擇出行時間和出行路線。
手機電視網絡 不斷拓寬信息服務范圍
“2009年至2010年,我們共確認處置檢測事件超48萬件,向社會及一線領導發布路況信息超17萬條,應答司乘人員咨詢14萬余人次,及時通報救助信息1143多次。”京秦高速公路管理處處長戴國仲自豪地說。
在可變情報板、數字廣播系統、呼叫中心語音自動查詢系統等服務設施的基礎上,京秦高速公路管理處積極咨詢移動、電信等部門,通過手機短信及時發布路況等信息;加強與電視臺等地方媒體的聯系,及時通報路況信息,并利用網絡擴大路況信息服務范圍;建立與相關部門、相鄰高速的信息共享機制,協調聯動。
經過幾年來的探索實踐,監控信息調度指揮中心在及時收集處理各類信息、把握最佳時機進行調度指揮等方面成績顯著,被授予“河北省交通系統奧運保暢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