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法干警考試文化綜合備考重點(2)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1-08-1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重點二:地理
重點知識:地球公轉和自轉、地圖、寒流暖流、煤、東南亞、埃及、歐洲聯(lián)盟、巴拿馬運河、澳大利亞、昆侖站、世界貿(mào)易組織
重點舉例:
一、晝夜更替和時差
地球自轉產(chǎn)生了晝夜更替現(xiàn)象。由于地球是一個不發(fā)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著太陽的半球,是白天;背著太陽的半球,是黑夜。晝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線(圈),叫做晨昏線(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也就不斷地交替。晝夜交替的周期是1太陽日(24小時)。這就使得地面白晝增溫不至于過分炎熱,黑夜冷卻不至于過分寒冷,從而保證了地球上生命有機體的生存和發(fā)展。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東自轉,地球上不同經(jīng)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地方時;經(jīng)度每隔15°,地方時相差1小時。
二、地圖上的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指向標定方向:指向標的箭頭指向北。
經(jīng)緯網(wǎng)定方向:經(jīng)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三、地圖上的比例尺
地圖的比例尺又叫縮尺,是圖上的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比例尺的計算公式里,圖上的單位距離一般是1厘米。實地距離的單位也要換算為厘米,才能計算出圖上距離相對于實地距離縮小的倍數(shù)。
比例尺有三種形式,即數(shù)字比例尺、線段比例尺、文字比例尺。
數(shù)字比例尺:用數(shù)字的比例式或分數(shù)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00千米,可寫成:1∶50 000 000或寫成:五千萬分之一。
線段比例尺:在地圖上畫一條線段,并注明地圖上1厘米所代表的實際距離。
文字比例尺:在地圖上用文字直接寫出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多少千米。如圖上1厘米相當于地面距離10千米。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