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考面試輔導:直擊答題常見誤區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0-1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已過,對于有信心進面試的廣大考生,已經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為即將到來的面試做準備。針對多年來考生回答問題時暴露出來的一些弱點和一些致命性的錯誤,老師特意做了整理,供廣大學員參考,希望大家能夠引以為戒,杜絕這類現象的再發生,繼而在真正的面試考場上脫穎而出,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一、面試過程中的答題誤區
1. 言語不規范
考生誤區:在答某些問題時,有考生這樣說:我準備好了,開始答題了,就這樣地、大概這樣地……
前句中,兩個“了”字看似簡單,一方面言語啰嗦,另一方面會顯得考生底氣不足。而后一句中,考生在答題時一定不能出現“大概這樣”模棱兩可的句子,這是面試用語的大忌,會讓考官覺得該考生沒有自信。
2. 抓不住題眼
抓不住題眼,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沒有認真聽題,答題時抓不到重點。
例如,最能概括你自己的三個詞是什么?
考生誤區:考生這樣回答:我覺得最能概括自己的三個詞是:工作經驗、社會經驗、學習經驗,然后分條展開敘述……
看似答得挺有條例,但細想一下,卻是跑題了。題目問的是最能概括自己的三個詞。開篇跑題,接下來即使敘述的再完美,這道題也得不了高分。
老師點撥:題目問的是概括自己的三個詞,可以答:適應能力強,有責任心和做事有始有終等,然后再結合具體例子展開陳述,使他們覺得你綜合素質很棒。
再如,這樣一道試題:領導交給你一項任務,并交代你如何辦理,可是如果完全按領導的意思辦,定會造成重大損失,你該怎么辦?
考生這樣回答:原則上我會尊重和服從單位領導的工作安排,同時私下里找機會以請教的口吻,婉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看看領導能不能改變主意……
考生誤區:這道題看似答得很好,但是要注意題目中“定會造成重大損失”這句話,在定會造成重大損失的情況下,我們還能夠在事后私下里再表達自己的想法嗎?
老師點撥:這實際上是兩個問題:怎樣做是正確的和怎樣做正確的事。作為一名新入行的公務人員,你不僅要保證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確的,而且還要保證做事的方式也是正確的。無論做什么事都應有最基本的道德標準,無論做什么事都應講究動機和方式方法。
3. 答非所問
例如,這樣一道試題:從山寨手機到現在的各種山寨產品,“山寨”一詞已經從經濟行為逐漸演變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山寨”原本指的是涉嫌仿冒或偽造電子產品的生產廠家。對此,有人說“山寨文化”就是“低俗文化”;也有人認為“山寨文化”有其存在的特殊意義。請問你是如何看待“山寨文化”的?
考生誤區:考生針對“山寨手機”反復展開討論……而題目是問“你是如何看待”山寨文化“的?”顯然,沒有抓住題目的關鍵詞,答非所問。
老師點撥: 作為一個新的文化符號,所謂的山寨文化,需要理性地區別對待,不能一味地叫好當然也不能就完全一棒子打死,應一分為二的看待這一現象。
再如,這樣一道試題:你如何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或主意?
考生誤區:有考生這樣答:這要看我的主意好不好。如果這個主意很好,需要贊同主意的人又通情達理,我想讓他們接受我的觀點應該不成問題……“
這顯然是答非所問。主考官想知道的是,你如何說服那些不認同你觀點的人。
老師點撥:主考官從你的回答中能獲得兩方面的信息:一是你在試圖影響別人時,是不是讓人感到很舒服;二是你的說服能力有多高。可以這樣回答:“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有時候,我發現好的主意,甚至是偉大的觀點,并不能被人們所認同。有一點我很贊同,表達觀點的方式同觀點一樣重要。我通常會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這個觀點,這樣,我就能容易找到說服他們的方法。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說服工作……”
4. 角色定位錯誤
為了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你作為宣傳部長,怎樣舉辦慶祝活動?
考生誤區:考生這樣回答:領導把這項任務交給我是對我的信任,我一定不會辜負領導的信任,認真完成這項工作……
第一,擬定方案,包括主題、方式、時間、地點、人員配備、并且對方案進行論證……
第二,……
老師點撥:看似很有條例,可是考生卻沒有抓住角色,這里考生的假定對象是“宣傳部長”而不是一個普通的職員,角色定位錯誤。
5. 聽題不認真
例如,這樣一道試題:談談你的工作經歷或社會實踐經歷。
考生誤區:某考生先講工作經歷,再講社會實踐經歷,一道題用了六分鐘,結果導致最后時間不夠,最后一題沒有時間回答,自然也與高分無緣。
老師點撥:注意題目是談談你的工作經歷或社會實踐經歷。你可以只談工作經歷,也可以只談社會實踐經歷。
再如,這樣一道試題:假如你是我單位辦公室的工作人員,我單位決定在兩周后召開下屬企業黨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從現在起,直到全體與會人員報到為止,由你負責會議通知和接待工作,你具體應做哪些工作?
考生誤區:聽題不認真,在答完“通知和接待”工作之后,繼續答會場、會后總結工作,顯然是畫蛇添足。
老師點撥:針對題干較長的題目,考生在聽考官念題時一定要注意聽清關鍵詞,或者邊聽邊拿筆在草稿紙上記下來。
6. 掉入語言陷阱
例如,這樣一道試題:人說:“為官之路有三條:關系路,做假路,苦熬路”。請實話實說,你打算走哪條路?為什么?
考生誤區: 有考生分別就關系路、做假路、苦熬路展開論述,然后得出自己打算走苦熬路。這顯然違背了出題人的意圖,因為這三條路都不是積極的正確的為官之道。這里是一個語言陷阱,考生很容易受到題目的影響,從三個中選擇一個出來并展開敘述。
老師點撥:①這三條路都不是積極、正確的為官之道。②做假害國害民,害人害己,這條路絕不能走;苦熬浪費青春與時光,也不是好辦法;而關系網密布,有人說,干得好不如關系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客觀存在。 ③隨著民主制度和干部選拔任用制度的改進,上述不良現象勢必會有所改觀。④就我個人來說,如果有幸進入公務員隊伍,我將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同時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理論素養,一旦有機會,我將參加公開選拔領導干部的考試,走一條光明正大的路。
二、面試禮儀誤區
進入考場后,依照常規,考生應該向考官鞠躬問好,待考官說請坐后,再坐下。然而,由于緊張,考場上卻常出現如下情況:
1. 進入考場后,直接坐下,然后再向考官問好;
2. 進入考場后先問好,再鞠躬(問好之后考官就會示意考生坐下,這個時候再鞠躬就會顯得不合時宜)。
3. 忘記報考生號,只是鞠躬問好。
4. 把自己的名字直接報出,這是面試過程中的大忌,容易讓人產生作弊之嫌。
……
三、面試過程中的不良習慣
面試時,個別考生由于某些細節問題,因而破壞了自己的形象,使面試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敗。考場上出現的情況主要有:
(1)有的考生雙手不安穩,忙個不停,如玩弄領帶、挖鼻、撫弄頭法、掰關節、轉筆等情況都有發生。
(2)有些考生的雙腿不停的晃動、前伸、翹起等。這些小動作不僅人為地制造緊張氣氛,而且顯得心不在焉,相當不禮貌。
(3)有些考生在考生席坐下后,哈著腰,弓著背,整一個現代版的“劉羅鍋”。
(4)有些考生在答題時眼神躲躲閃閃,該正視時,卻目光游移不定。還有的考生死盯著主考官。
……
考生在復習備考時一定要注意自己在答題中的非言語表現,避免出現類似的壞習慣,自始至終保持斯文有禮、不卑不亢、大方得體、生動活潑的言談舉止,能大大提升你的形象,并且會使成功機會大增。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