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申論備考考前練習題
來源:中公教育發布時間:2011-10-2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3.為了讓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2011年上半年,各地各部門以密集行動加強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一場食品安全“保衛戰”全面打響。
無論是三聚氰胺還是瘦肉精,近年影響食品安全的都是明令禁止的非食用物質。面對頻頻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國務院食安委的統一協調部署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在各自管轄領域內出招,形成強大合力:國務院食安辦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公告,要求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衛生部要求衛生系統成立食品安全事故調查隊伍,高度重視對非法添加行為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責任調查;農業部會同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導組,對河北等十省的“瘦肉精”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并要求下更大決心、花更大力氣、想更多辦法、用更嚴措施推進“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專項整治;國家工商總局要求,2011年年底前各地工商部門將給轄區所有食品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實行信用分類監管;對因未嚴格履行進貨查驗而銷售含非法添加物食品的,依法查封問題食品,責令停業;國家質檢總局表示,要高標準、嚴要求,切實管好獲證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監督企業從原料進廠、關鍵環節控制到產品出廠實行全程把關;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要求自制火鍋底料、自制飲料和自制調味料的餐飲單位備案,并公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機關要組織開展針對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的打擊行動,把將犯罪分子全部緝拿歸案作為辦案的硬性標準……
與此同時,各地也采取一系列針對性舉措,為百姓的食品安全“補天”:北京、上海、浙江、廣東等地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區(縣)長負責制,實現各環節緊密銜接;吉林開通24小時投訴舉報熱線,聘請1300名食品安全義務監督員,深入社區摸排食品安全隱患線索;四川統一發布各食品監管部門、公安和紀檢監察部門舉報電話;廣西加大投入力度,給監管一線增配了快速檢驗檢測設備,用于快速篩查有可能被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湖南長沙成立了全國首支食品安全公安執法隊伍,并對市民舉報給予獎勵……
各地各部門密集的行動,契合了百姓對于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期待。這些措施彰顯了我國政府重典治亂、保障食品安全的決心。但我國食品生產量、消耗量巨大,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眾多,監管機制不盡完善,這些現實決定了食品安全“保衛戰”將是一場持久戰。
4.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趨利性讓“三聚氰胺牛奶”、“染色饅頭”、“牛肉膏”、“毒粉條”等事件接踵而來,一時間國人“談食色變”。某種程度上而言,我們縣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形勢危急四伏,基本上到了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的地步。可以說,我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與這些違法經營者之間的矛盾激化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市場監管貴在果斷,唯有“先發制人”,打亂這些違法經營者的全盤經濟方略,方可導致徹底摧毀其違法根基,贏得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主動權。
然而,“先發制人”謀略運用的關鍵在于必須具備一定的主客觀條件,要善于“造勢”與“抓機”。從近年來各級工商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和國家工商總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實施食品快速檢測的工作中來看,各地均作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總的來說,縣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食品快速檢測“造勢”與“抓機”工作中,功力依然有所欠缺。譬如宣傳意識淡薄、宣傳形式單一、宣傳區域狹窄等問題依然普遍存在。某網站“食品小作坊安全監管誰負責”一文,披露某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對小作坊食品抽檢信息竟不公開,而在某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一名負責人稱,工商部門只是對流通領域的食品進行監管、抽查,如果質監部門沒有從源頭上把好關的話,小食品很容易走入市場。“抽檢不是普檢,也就是給廠家一個壓力,如果抽檢不到的話,這類產品就很容易蒙混過關。”此外,還如媒體顯示的由于快速檢測設備功能自身的局限、檢測經費嚴重不足、檢測隊伍水平不高等原因,讓實施食品快速檢測工作有“走形式之嫌”的新聞事件,更是層出不窮。因此,縣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食品快速檢測工作中的當務之急是處理好“造勢”與“抓機”的關系。
所謂“造勢”,指準確、及時的情報,嚴密合理的準備,周密地行動等等,但其中最基本的一條是克敵制勝的實力。我們各級工商機關面對上述事件中,遇到的檢測歸屬不同,檢測技術落后,專業人才缺乏,數據利用低下,檢測經費不足,保障效能不高等難題,應該能夠利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國家工商總局《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等有利政策、法律、法規,巧借外部宣傳輿論媒介、內部協調互動機制載體,大造聲勢,以此來借取“質監、衛生、工商、環保等部門”外力,彌補我們這些不足,破除監管瓶頸。
所謂“抓機”,即出現有利于我方不利于對方的態勢,便抓住不放,因勢利導,乘隙破敵。縣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要想將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快速判定等諸多功能發揮到極致水平,讓其有助于工商部門現場執法,就必須正確分析整個國家、地區的流通環節食品安全形勢,認清自己所處的地位和主客觀條件,明確主攻的方向和目標,制定出相應的計劃和措施。然而,現實生活中,個別地區縣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食品快速檢測工作,基本是走一步看一步,左右搖擺,今東明西,東張西望。如此一來,要想減少執法成本,提高食品監管效能,讓食品快速檢測工作不流于形式,如同緣木求魚。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