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干警面試備考資料:面試問題及回答技巧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0-31 11:58:0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3."家庭背景"類問題的回答技巧
面試開始時,主考官常常會問及應考者家庭背景方面的問題,如家庭人口及其工作情況、家庭經濟來源及收入多少、來本單位應考是自己的決定還是父母的要求、愛人意見等等。主考官問這樣的問題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面試剛開始時應考者都有些緊張,情緒不穩定,問一些應考者最熟悉也易于回答的問題,可使其放松一下,消除緊張;另一個目的,是想通過這方面的問題了解你的家庭和你的關系怎樣,從而探知你是怎樣一個人,家庭環境好壞及對你的影響,負擔重不重,等等。如果說前者只是為了引發話題消除緊張,那么后者可能是主考官的用心所在。因為任何一個單位,都希望新來的工作人員自身條件較優越,沒有家庭負擔或負擔很小,有利于你的成長,可以精力集中地干工作。
因此,當主考官問你的家庭情況并不厭其煩地提很多問題時,你應當把情況如實地講出來,如果你的家境很好,你在回答中一定要表明并使對方相信你在家中比較超脫,可以精力集中地工作。即使家庭有困難也要實事求是地講出來,但必須講明你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以及克服困難的措施。這樣就能解除用人單位對你的顧慮,從而放心地錄用你。另外,回答此類問題時語言要簡明扼要,只需三言兩語,講清楚即可,千萬別嘮嘮叨叨、廢話連篇。
4."實踐經驗"類問題的回答技巧
報考政府機關的應考者,大部分是剛畢業或畢業不久的大中專畢業學生,有的有幾年社會經歷,也許有一點經驗(或學校工作經驗)。但你千萬別以為這是立足之本,甚至"夜郎自大".因為主考官大都是閱歷較深、社會經驗豐富的"過來人".面試中你如果以自己那點經驗沾沾自喜,無異于是班門弄斧。
有的應考者,在學校期間是學生干部,做過一些社會工作,于是便以此為經驗,大談如何管人處事,且頗為自豪。豈知在學校做學生工作與在社會從事管理工作,差別太大。前者一般都是臨時性工作,多半沒有太大的責任和影響,與在社會做工作相比,無論是質的方面,還是量的方面,都無法相提并論。
有的應考者參加工作時間較長,也確實有一定經驗可談,于是以為這足以應付未來的工作。面試中談起自己的社會經驗時,往往口氣過大,以偏概全。比如某建工局的招干面試,遇到這樣一位應考者,他在建筑行業工作并曾承包過一個工程隊,下面有30多名工人。面試中當主考官讓他談談管理方面經驗時,他立刻眉飛色舞地說:"我以為搞好管理首先得理順各方面關系,這樣才能攬到活,有了活就不愁管理不好。當然你得同工人搞好關系,培養一些信得過的骨干,同時,花錢也要有算計……".象這樣的所謂經驗,可能適合于個體經營者,如用于政府部門管理,恐怕太離譜了,難怪主考官被他弄得啼笑皆非。
可見,在談自己的經驗時,既不能口氣太大,吹得離譜,也不能以偏概全、毫無典型意義,更不能牽強附會,弄虛作假。否則主考官會懷疑"他說的是真的嗎……".正確的作法,是在介紹自己某個方面經歷時,加進一些個人體會方面的東西,如:"幾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增長了閱歷,也認識到社會工作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耐心,個人要服從大局;要虛心向別人學習;與同志團結互助。我所取得的一點點成績,都與別人的合作分不開……".這樣回答,主考官會認為你是個既謙虛、坦誠,又有一定社會經驗的人,具有良好的素質,這就提高了你被錄用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