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職業道德應主要依靠社會培訓
來源:發布時間:2011-11-0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背景材料】
在房價高居不下的當下,今年,國家發改委為公眾許下了一個美好的諾言:未來五年全國要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并排出具體時間表:今明兩年各1000萬套,后三年1600萬套。消息一出,公眾口口相傳,紛紛叫好。原來房子不都是為有錢人建的。
【相關評論】
盡管在地方政府口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無比重要,有政府官員甚至形象地將其解釋為“完不成任務就要摘烏紗帽的指標”。但金秋已到,一年過半,各地的保障房開工速度、建設進度卻不盡如人意。年度任務能否如期完成,人們疑慮重重。
【熱點評述】
保障房福利化,保障房發展“畸形化”。湖南衡山縣電力局、安徽電力、央行蘇州支行等企業被相繼曝出集資建別墅群;福建龍巖市經濟適用房被公職人員“團購”,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占申購者比例近20%;山西省忻州市首例限價房項目,成為當地干部福利房且被大肆高價倒賣。類似的事件接連二三。
保障房的質量誰來保障?在公眾為保障房變相福利化咋舌的同時,保障房的質量問題又讓人膽戰心驚。據報道,安徽太湖縣被曝出“紙糊”安居房--當地政府口中的“花園式宜居”示范工程,墻面可以像紙片一樣被輕易撕下;用力跺腳,樓板能出現臉盆大的窟窿,質量之低劣令許多困難家庭不敢入住,只能繼續在無水無電的棚戶區痛苦度日。
保障房建設期待完善的保障性制度。從頻頻曝出的保障房亂象看,要杜絕保障房成為資本、權勢的逐利場,就要從法律上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這是防止資本和權勢渾水摸魚的重要前提。據悉,即將到來的9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會同監察部開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從工作任務的落實、政府資金的到位到保障房管理的公開公平公正等六大內容進行督察,公眾期待這是一場真正不含水份的督察,通過督察使我國的保障房建設走上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
【一句話點評】
終身責任制也將全面引入到保障房建設的各個環節,項目法人、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依法對建設工程質量負終身責任;更為重要的是,要杜絕壞和尚念歪了“好經”,保障房建設需中央政府給力,用重典來護航。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