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申論熱點:公務員輪訓“官德”讓人期待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0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國家公務員局近日發布《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十二五”期間,我國全體公務員將進行職業道德輪訓,培訓時間不少于6學時。職業道德培訓包括基礎知識、四大專題以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基礎知識中除了公務員的責任、義務和紀律,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等,還包括中國古代如何加強“官德”修養的內容。強化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正在成為中央治吏的新思路。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應該是為官者秉持的基本執政理念。然而,隨著各種社會思潮的侵擾,一些公務員的思想也發生了很大改變,職業道德問題頻發讓人深感憂慮。拋開諸多貪污腐敗案件不說,近日發生的四川蓬安縣女干部醉酒遭領導性侵、甘肅成縣一官員猥褻女童事件等等,在網絡上引發較大關注,原因就在于一些官員道德淪喪,缺失了對法律的敬畏之心。
“官德”建設,事關黨的執政根基,關系國家大局,如果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忘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忘記自己擔負的職責,那么國家治理就會出現問題,政府權威也會被蠶食。加強“官德”建設,正在成為增強黨和政府公信力的一個重要環節,值得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并采取必要措施。
我們注意到,中國古代如何加強“官德”修養,也在此次公務員職業道德輪訓內容之列。從古人的智慧和歷史的脈絡中,不難尋出古代官員治國安邦的韜略參考,也不乏古代官員為人處世、為官做吏的“官德”標本。盡管受時代局限,忠君思想會束縛古代官員的行為,但一些官員還是恪守了公平持正的底線,頗為民間口碑流傳。包拯、海瑞、于成龍,等等,這些古代官員成了“青天”的象征,也寄托了民眾對官員的期許。“吏不廉平,則治道衰”、“治官事則不營私家,在公家則不言利”、“政在去私,私不去則公道亡”、“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這些勤政廉政、為官為人的道理也值得今人細細品味。
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習近平同志近期在中央黨校秋季開學典禮上也強調:領導干部要讀點歷史。他強調,領導干部不管處在哪個層次和崗位,都應該讀點歷史,從中汲取有益于加強修養、做好工作的智慧和營養,不斷提高認識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斷提升領導工作水平。今天,我們或許不需要“青天”們一言興邦、片言折獄,但每一名公務員應該恪守最起碼的行政倫理和法治精神,以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貌,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
全國公務員輪訓是一個好事,這表明中央層面已經著重關注官員的職業道德問題。事實上,無論從哪些方面強化公務員的職業道德建設,目標實際上只有一個,那就是要求各級公務員秉持職業操守,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在自己的崗位上為老百姓辦點實事、辦點好事。我們由衷地希望,通過這次輪訓和學習,各級官員的職業道德水準能夠得到提升,思想境界能夠得到升華。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