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向公務員發交通補貼 被質疑特權化
來源:中國網發布時間:2011-11-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近日有報道,杭州市公車改革,市財政將給公務員發放“車貼”,并將普通公務員至局級公務員分為300元到2600元9個檔次,每月直接打入公務員市民卡,可以用于乘坐公交車、打車等各項交通事務支出。
隨后,記者在杭州市民卡網站查詢發現,市民卡除了乘坐公交車、出租車以外,還能在加油站、駕校、汽車維修、大型商超等特約商戶中刷卡消費,也可以杭州市主城區14家加油站刷卡付費或購買中石化加油卡,付費等同于一般現金支付。
近些年,各地公車改革此起彼伏。通常的做法都是按照不同的級別發放車補,等級分明一目了然。據媒體報道,作為遼陽市第一個進行車改的縣區,遼寧省遼陽市宏偉區區委書記、區長年從2008年4月開始,就已經開始享受一年8萬的車補待遇。
杭州此次給公務員發放“車補”,官員特權化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杭州市民在接受采訪時對此也表示,公車本來就是浪費,取消后還得發車貼,公務員依舊享有特權。
我們不能否認車貼方式的公車改革是否能減少相當額度的財政支出,起碼比不進行改革節省一些費用,但有地位并不代表就該天然的享有特權,發放“車補”舉措仍遭到質疑和公眾的不滿。
原因很簡單,改革不僅僅只是減少財政支出,發放“車貼”是否也相當于變相的特權待遇。過去以職位配備公車,本身就是以職論車,就是特權定位,現在的公車改革并未著眼于解決這種浪費式的特權,而是向無端享受特權及不需要配置公車的人發放車補。公車改革探索值得肯定,但是發放“車補”就不會被群眾反感和質疑嗎?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