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指紋錄入能否化解“身份證尷尬”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身份證要登記指紋信息了。日前審議的居民身份證法修正案草案規定: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公安部表示,能夠有效保護公民指紋信息安全。
提到身份證,我首先想起的是一些頭疼的經歷。有過類似苦澀回憶和切膚之痛的不止一個,而我的遭遇或有代表性,這里簡錄于下,以點帶面,說說身份證的那些事兒。
初算一下,短短幾年我大概辦過五次身份證:我原籍湖北。第一次是中學時,到了法定年齡,派出所到學校挨個登記。純手工作坊式作業,拿一個小本登記。后來,同學們都興奮地領到自己第一張身份證,成了小沈陽說的“有身份的人”,我的證卻遲遲不見蹤影。核查發現,問題就出在那個“破本”上。因為翻檢頻繁,紙張已殘缺不全,我的信息就隨之神秘湮滅了。重要的身份信息,只錄于殘卷,豈能不出紕漏?
于是再交錢補辦。這次竟說要父母攜戶口簿同往,還要查驗血型信息。當時覺得很高級,一一照辦,但后來領到的證,似乎和別人的也沒啥區別。不知當時是否在為二代證研發推廣進行試點試驗。只是“先行先試”的費用,是否該公共財政買單?
這張證辦好不久,我又到外地(綿陽)上大學,于是到大學又辦了一個。后來,二代證來了,當時說2008年一代證就廢止,我那時已到成都,卻又必須回戶籍地辦理,還得是工作日,所以只有請假回去升級換代。好在當時有個便民措施,身份證就直接郵寄上門。
再后來到了重慶,身份證不慎遺失。加之看過不少身份證被冒用的惡劣案例,所以很緊張。于是咨詢了重慶和綿陽關于身份證遺失掛失補辦事宜,結果說法迥異。大意都是必須回戶籍地解決。而當我再次請假趕回后,結果人家只看了眼戶口簿,收了點手續費,前后不到一分鐘就完事了,而為此我卻前后折騰了好多天。事后我怯生生地問了句:那辦好能否郵寄?答曰:不行。大意是和郵政合作不甚愉快。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