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指紋錄入能否化解“身份證尷尬”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1-0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真是神仙打架小鬼受傷,僅因一點利益協調問題,或僅因信息不暢,以及各地關于身份證事宜的規定不盡相同,我等漂泊在外的蟻族,要憑空多耗費多少時間和精力成本。不厭其煩說這點瑣事,其實就想說一點,身份證只是證明“我是誰”的個人身份ID,用于管理,僅此一點足矣。而其余附加其上的信息,更多應著眼于“服務”,應從以人為本、便民利民角度出發,并以此為基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務的效率。
你可以說上述“身份證的那些事”,只流水賬式折射出個人的悲催。可你又不能不承認,身邊或多或少都有類似身份證式的“辦證”辛酸。比如我千辛萬苦回戶籍辦了二代證,卻發現一代證依然能用,現在說是2013年廢止。幾年前《檢察日報》就援引報道,稱我國每年100萬人丟身份證,無法作廢成失主噩夢。那么關于遺失的身份證到底危不危險;掛失究竟有沒有用;被冒用后責任如何劃分;遺失、掛失信息如何全國共享;換領補領手續如何簡化,全國能否盡早統一標準,這些都需要盡早給出制度性答復。而在跨地域流動日益頻繁的情勢下,如何惠及越來越多出外務工者,更是當務之急。
這一連串都還算老問題。新的指紋錄入,如何保證公民指紋信息安全,如何規范指紋身份證的勘驗使用,此類新命題又已呼之欲出。如何妥善解決,給民眾一顆定心丸,已刻不容緩。身份證不該成為民眾糾結萬分苦不堪言的“麻煩證”,達成這點兒共識,想來沒有難度吧。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