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熱點:佛山“限購放寬令”短命說明什么
來源:華圖網校發布時間:2011-11-0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0月11日上午,廣東佛山住建局在網站發布公告稱,10月12日起放寬限購條件:已辦理房地產權證超過5年(含)的住房產權轉移,不納入限購范圍;允許佛山市戶籍居民家庭增購一套75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這是全國第一個明確放松限購政策的城市。當天23時24分,該局又在網站上通告稱,為“綜合評估政策影響”,暫緩執行該政策。
嚴格的限購令政策下,全國樓市的“金九銀十”的風光不再,將房地產當做支柱產業和第二財政的一些地方政府開始坐不住了。和當年個別地方“查處低價房”的雷語比較,如今的樓市雖然并未出現房價實質上的下降,但是成交量的萎縮以及隨之可能出現的開發商資金鏈斷裂壓力,無疑已經成為開發商和個別地方官員酒桌上的重要話題。
一些開發商和地方官員首先想到打限購令的主意,利用各種辦法盡可能給限購令“松綁”。公眾對此亦有猜測,可終于還是有人忍不住了,佛山第一個發布了“限購放寬令”,雖然這個“令”只存在了短短半天時間,但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對放寬限購令的蠢蠢欲動,早已昭然若揭。
可以想見,倘若這項政策就這么頭天發布翌日生效,而未能在距離生效半小時前及時剎住車,后面的跟進力量一定會趨之若鶩。眼下,社會各界都認為當下樓市正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折拐點,一些開發商和地方政府顯然已經感受到了限購令的威力,一旦佛山打開一個小口子,放松樓市調控的示范效應就會被迅速效仿,樓市調控的成果就可能因此受到挑戰。
可以說,佛山的做法代表了一些地方對中央調控樓市決心的試探。雖然這種試探顯得小心翼翼,但是如果沒有來自更高層面的警示,類似的蠢蠢欲動恐怕還會以更多公開或者私下的試探方式體現出來。如果地方政府不能認清樓市調控的全局性意義,陽奉陰違地和中央調控政策唱反調,那么樓市調控的失效風險首先就會來自對調控政策的執行層面。
佛山短命的“限購放寬令”,釋放了一個詭異的煙幕。樓市拐點當前,這是一只有待好好解剖的“麻雀”,隱藏在個別地方官員內心的土地財政沖動和蠢蠢欲動,應當引起足夠的警惕。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