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出臺多項措施強鎮擴權 機關新公務員先下鎮鍛煉
來源:南方日報發布時間:2011-11-23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鄉鎮政權建設是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我省正處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進一步強化鄉鎮基層政權建設,意義十分重大。
汕尾,這個不久前經濟實現“砍尾”的地級市,雖然農村基層呈現出不少可喜變化,但鄉鎮政權建設面臨的巨大困境讓人擔憂。有鄉鎮領導干部甚至尖銳提出:“鄉鎮一級問題很多,弄得不好恐怕會地動山搖。”
所幸的是,汕尾市委、市政府已敏銳地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市委書記鄭雁雄上任后,第一件大事就是帶領班子主要成員赴轄內各縣(市、區)的鎮(街)、村(居),就鄉鎮政權建設進行專題調研,并針對性地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深入汕尾多個鄉鎮,就此展開調查。
鄉鎮困境 缺錢 多責 穩控弱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財力不足、服務缺位及權責不統一成為汕尾市多名鄉鎮干部反映的焦點問題。
首先是缺錢。“作為鎮里的一把手,我現在的主要精力放在‘要錢’上,向縣里要,向市里要,向省里要,甚至向老板‘化緣’。鎮里有100多個員工,工資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海豐縣梅隴鎮委書記鄭惠暖毫不諱言。
有數據表明,汕尾各鄉鎮的債務普遍在千萬元以上,而這些債務絕大多數又屬無資產債務,即根本沒有抵債能力、沒有還債可能的債務。以陸河縣為例,8個鄉鎮普遍都在舉債過日子,其總負債為19770萬元(屬于風險性欠債高達13637萬元),平均每鎮負債2470萬元。
財力不足、負債較重的問題導致鄉鎮政府無法將主要財力投入到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而為了“找錢”,極少數鎮干部還會做出損民行為。
與財政投入不足相對應的卻是,鄉鎮政府的職能很少,但責任又很大。
層層下簽的責任書令鄉鎮領導頭疼不已。多位鄉鎮領導表示,鄉鎮黨委政府是“無限責任,有限職能”。“領導責任有十幾項,一票否決的就有近十項,但鎮政府有權管有職做的很少。”有鄉鎮干部表示。
高壓之下,有的鎮干部索性把部分問題議而不斷、拖而不決、相互推諉,甚至上交上級。
此外,隨著當前廣大人民群眾不僅在政治參與上的熱情越來越高,對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與這些要求相比,鄉鎮財力不足,在推進民生社會事業發展、為廣大老百姓謀幸福上“有心無力”。
鄉鎮在基層社會建設管理的相對缺位,對社會穩定留下較大的隱患。而一些鄉鎮領導的主要精力放在抓計生、“找錢”和考核上,鮮有余力主動開展矛盾糾紛排查特別是細致的社會穩控工作。
三管齊下 明責 放權 優機制
有專家指出,鄉鎮政權建設問題非汕尾一地專有,而要從根本上破解這些難題,涉及到有關權力結構、管理機制、財政機制和民主法制等重大問題,顯然也非汕尾一地所能。但是,汕尾市委把加強鄉鎮政權建設作為首要大事來抓,應當給予鼓勵和支持。
10月15日,星期六,汕尾鄉鎮政權建設專題調研剛剛結束,全市鎮級基層建設工作座談會緊急召開,共商良策。
全面綜合情況、深入分析現狀之后,汕尾市委書記鄭雁雄歸納出汕尾鄉鎮基層政權建設的八個“空心化”問題:人大職能空心化、財政體系空心化、行政執法能力空心化、村級管制空心化、土地開發鎮一級空心化、經濟發展空心化、綜治維穩空心化、政權權威空心化。
鄭雁雄強調,強化鄉鎮政權建設要從“理、放、變”三個方面著手,務求鄉鎮“有人做事、有錢辦事、有權管事”。“理”就是梳理厘清縱橫、上下、條塊之間的職權和責任范圍。“放”就是切實落實賦予鎮的職權,增強鎮級政府公共服務的能力。“變”就是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要求和現實需要的權力運行機制。
有專家認為,以汕尾的“理”字探索為例,充分表明了鄉鎮公共管理職能的改革最終應體現為“權責統一”,從財權、事權、行政執法權和鄉鎮考核評價等方面,保證鄉鎮政權的權責對稱。汕尾通過梳理厘清縱橫、上下、條塊之間的職權和責任范圍,上級黨委、政府及其部門應承擔的責任不得轉移給鄉鎮,授權執法、委托執法應有規范性指引,既要防止有責無權,又要防止濫權越權。
此外,現行的許多鄉鎮公共管理體制基本上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所建,當下的鄉鎮政權困境,很多實際是自身對新發展形勢的不適應。加強鄉鎮政權建設,要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調整和完善鄉鎮政權的公共職能。
創新舉措 給錢 強權 重服務
為落實鄉鎮政權建設的“理、放、變”改革創新,汕尾市將班子、票子、路子、面子、腦子、攤子“六子登科”作為突破口。
“班子”,是指建好班子搭好臺,做好黨政主官的選拔,強化基層黨委、人大、政府施政體系建設。在當前鄉鎮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在制度體系還需要不斷健全的情況下,尤其需要發揮鄉鎮黨政班子尤其是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的主觀能動性,在困難中想辦法,在困難中找出路。
“票子”,是指做到財政“上級撥,資源多,體制補”。財政體制的改革方面,除了上級的撥款要加強,還要在土地與資源開發,礦產資源開發,旅游資源開發上體現鎮一級的合理地位、合法地位,同時,各縣(區)研究措施,給鎮一級予足夠的財力。
“路子”,是指給每一個鎮以分類指導的發展路子。“面子”,則是指維護基層政權的權威,保護鎮黨委、政府的合法權益,加大對鄉鎮扶持力度,強化鄉鎮黨委在基層的核心領導地位。
“腦子”,則是指發揮鎮一級的主觀能動性。
“攤子”,是指加強鄉鎮政權建設,理順鄉鎮管理體制。汕尾市決定,向省申報作為加強鎮級基層政群建設的試點市,同時,以后市縣機關招錄的新進公務員,必須在鎮里工作半年或一年,再回到機關工作。
目前,一些具體新舉措已啟動。比如,海豐、陸豐增加鎮級財政支持,陸豐年底統一給予干部職工獎金補貼;陸河將鄉鎮政權建設與創新社會管理結合起來,強化鄉鎮政權權威;城區按照省文件要求已下放部分權力給予鄉鎮(街道);一些鄉鎮則推行行政執法權委托制。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