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海市公務員考試專業科目考試大綱
來源:21世紀人才網發布時間:2011-11-2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五)房地產法:房地產與房地產法,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和出讓,房地產轉讓、商品房預售、房地產抵押和房屋租賃,房地產權屬登記。
第九部分 社會法
一。勞動法:勞動基本法,勞動合同法。
二。社會保障法: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法律制度。
三。社會保險法:社會保險和社會保險法,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社會保險費征繳,社會保險基金,社會保險經辦,社會保險監督,法律責任。
四。環境資源法:環境保護基本法,自然資源法。
第十部分 訴訟法
一。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管轄和回避,辯護與代理,刑事證據,強制措施,附帶民事訴訟,期間和送達,立案、偵查和起訴,刑事審判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督程序,執行。
二。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主管和管轄,訴的概念,訴訟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民事證據,民事訴訟中的證明,期間、送達,法院調解,財產保全和先予執行,強制措施,民事審判程序,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執行程序。
三。行政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基本原則,行政訴訟受案范圍和管轄,行政訴訟參加人,行政訴訟基本程序,行政訴訟的證據和法律適用,行政案件的裁判與執行。
《綜合管理》
第一部分 公共行政
一。公共行政概述:公共行政的涵義,公共行政的主體,公共行政的客體,行政主體的職能。
二。行政組織和行政體制:行政組織的涵義,行政組織的類型,行政組織設置的原則,行政組織體制。
三。行政領導:行政領導的涵義,行政領導者的職位、職權和職責,行政領導和管理理論,行政領導體制,行政領導的方式,行政領導者的素質、技能、藝術,行政領導集體的結構。
四。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涵義和功能,公共政策的類型,公共政策的主體和客體,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執行,政策執行的合法性與政府形象,公共政策的評估,公共政策的終結。
五。行政執行與依法行政:行政執行的涵義,行政執行的原則,依法行政的內涵,依法行政與政府行政能力,依法行政與政府合法性,行政溝通的涵義,行政溝通的類型、障礙和模式,行政協調的涵義,行政協調的類型,行政協調的方式,行政控制的涵義,行政控制的方式,行政監督的涵義,行政監督體系。
六。行政方法與技術:行政方法的涵義,行政方法的類型,行政技術的涵義,行政技術的類型。
七。人事行政:人事行政的涵義,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則,人事行政的過程,西方公務員制度的主要特點,中國公務員制度的基本內容。
八。公共財政:公共財政的涵義,公共預算的涵義,公共預算管理的基本模式,稅收管理的涵義和特點,非稅收管理的形式,公共支出的類型,我國公共財政的體制。
九。行政改革與發展:行政機構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公務員制度改革,地方政府改革與創新,行政發展模式,行政發展的新趨勢,民主行政。
第二部分 行政法學
一。行政法概述:行政法的涵義,行政法的調整對象,行政法的淵源,行政法的基本原則,行政法律關系的涵義和特征。
二。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行政主體的涵義,行政主體的范圍,行政相對人的涵義。
三。行政行為:行政行為的涵義,行政行為的類型,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和合法要件,行政行為的效力。
四。行政立法:行政立法的涵義,行政立法的種類,行政立法的原則,中國的行政立法體制,行政立法的效力關系。
五。行政許可和行政確認:行政許可的涵義,行政許可的種類,行政許可的程序,行政確認的涵義,行政確認的種類。
六。行政處罰和行政強制:行政處罰的涵義,行政處罰的種類,行政處罰的程序,行政強制的涵義,行政強制的種類。
七。行政征收、行政補償和行政裁決等:行政征收的涵義,行政征收的種類,行政補償的涵義,行政補償的性質,行政裁決的涵義,行政裁決的種類,行政裁決的程序,行政指導的涵義,行政合同的涵義,行政事實行為的涵義及種類。
八。行政程序:行政程序的涵義,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
九。行政復議:行政復議的涵義,行政復議的基本原則,行政復議的基本制度,行政復議的法律關系,行政復議的受案范圍,行政復議的管轄,行政復議的程序。
十。行政賠償:行政賠償的涵義,行政賠償法律關系,行政賠償責任的構成,行政賠償的范圍,行政賠償的程序。
十一。行政訴訟:行政訴訟的涵義,行政訴訟法律關系,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行政訴訟的管轄,行政訴訟的證據,行政訴訟的程序,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行政訴訟的判決、裁定和決定。
第三部分 綜合管理實務
一。秘書理論概述:秘書的涵義和特征,秘書工作的性質、內容和作用。
二。秘書工作機構的職能與工作要求:秘書工作機構的性質,秘書工作機構的設置,秘書工作機構的職能和工作要求,秘書部門及其人員的管理。
三。秘書機構的日常工作:溝通與協調,辦公室管理,公文管理,會議管理,信訪工作,督查工作,保密工作。
四。信息工作與調查研究:收集信息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信息處理的程序和方法,調查研究的內容、類型與方法,調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驟。
五。公文寫作概述:公文的主題、構成要素、類型、格式,公文寫作的格式和規則,公文主題的特點,公文結構的特點和形式。
六。行政機關公文的寫作:命令,議案,決定,意見,公告,通告,通知,通報,報告,請示,批復,函,會議紀要。
七。機關事務性文書的寫作:計劃,記錄,總結,調查報告,簡報。
八。行政公文的處理:行政公文的辦理,行政公文的行文規則,行政公文的整理和歸檔,電子文件的管理。
《經濟管理》
第一部分 資源配置與管理
一。市場機制:效用和成本,最優生產要素組合,要素邊際報酬,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完全競爭、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寡頭壟斷的市場特征,經濟行為博弈分析。
二。資源配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的資源配置,市場類型,生產要素供求及價格決定,經濟效率和經濟福利,市場失靈。
三。微觀經濟管理:企業的性質、邊界與目標,組織管理,企業成本與利潤,供求法則,需求分析與估計,供求關系,生產決策分析,企業決策與政府管制。
第二部分 產業組織、產業結構與產業政策
一。市場結構:市場結構的基本類型,行業進入壁壘的概念和分類,行業退出壁壘的概念和分類,交易費用理論基本觀點,博弈論基本概念,信息不對稱及其解決。
二。市場行為:定價行為、傾銷與反傾銷,企業并購的形式與動因,企業縱向一體化的收益和成本,企業技術創新的目的,技術創新與市場結構的關系。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