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湖北公務員行測模擬試題解析(16)
來源:華圖網校發布時間:2011-12-19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1. 科普,也就是科學普及;或者按照有中國特色的理解,系對科學技術的普及。既然是一種普及的工作,而且為了達到普及的目的,那么,在工作方式和風格上,或者比如說,在科普作品的形式和風格上,自然應具備某種流行的特色。如果連流行都做不到,怎么能叫普及呢?但在現實中,我國的科普作品雖然掛著普及的招牌,在大多數情況下,卻實在難以稱得上有流行特征。
以下符合本段話意思的是( )。
A.科普按照一般觀念,可以理解為科學技術的普及,是一種符合中國特色的工作
B.科普工作要求在工作方式和風格上必須具有流行的特色
C.我國的科普作品如果不僅僅是掛著普及的招牌,而是真正能達到流行特征,那么科學技術就能普及
D.我國目前的科普作品并沒有達到真正的普及,原因是不夠流行
12. 在所有人工智能與人類的智能區別中,最主要的不同可以歸結為一個詞:人腦是“活”的。它是一個動態的系統,能對瞬息萬變的環境作出反應。例如,人腦可以記住相當于500本百科全書的知識并能立刻將其中的一部分內容回憶起來。
這段文字主要談的是( )。
A.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的區別 B.人腦對外界環境的反應
C.人腦是“活”的 D.人腦的“容納量”大
13. 中華民族就其主干而言,挺身站起于黃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風夷習的侵染,情景自然就變得怪異起來。南京當然也要領受黃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緊貼長江,這條大河與黃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異應歸因于兩條大河的強力沖撞和一個龐大民族的異質聚匯。這種沖撞和聚匯,激浪喧天,聲勢奪人。因此,南京城的氣魄無與倫比,深深銘刻著南北交戰的宏大的悲劇性體驗。
文中的“悲劇性體驗”是指( )
A.經過沖撞與聚匯兩種文化都失去了本來面目,而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動態
B.黃河文化與長江文化的強力沖撞
C.南京文化受到楚風夷習的侵染
D.南京是中華民族的主干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