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熱點:經濟蛋糕如何散發民生幸福味道
來源:人民網發布時間:2011-12-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其次,在經濟趨冷的內憂外患包圍中,決策層毅然揚棄了以前習以為常、駕輕就熟的經濟助推路徑——擴大外貿出口與基本建設攤子——在目前歐債危機與美國經濟高負債高失業的困境中,前者已步履維艱,而要堅持調控和轉變增長方式,后者亦難以為續。于是決策層轉而尋求拉動中國經濟“三駕馬車”中那向來孱弱、卻最具潛能的第三匹馬——擴大內需,改善民生。而擴大內需,繞不開的就有百姓最為關注的房地產,會議指出要“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和房產稅改革試點”,房產稅改革,與從前房地產調控的“階段性”特征不同,而將成為一種常態化的制度設計,促進房價的合理回歸;同時,房產稅也將成為地方財政的穩定收入,以減少政府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當然,擴大內需與調控物價,其間有微妙的平衡與艱難的互動。生產要素市場如資本、土地、勞動力的成本可能會居高不下,而終端消費品的價格又必須牢牢控制,還有就業以及中小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壓力……然而,擴大內需的路,就算再荊棘叢生,也要堅定不移。
第三,為什么要堅定不移地擴大內需,這和我們的立國之本息息相關。人們都注意到,今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在定調子的時候,在去年“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諧”,這三條與單純的經濟工作似乎相去頗遠。其實,這已經成了近年來中央經濟工作的某種特征:用越來越多的筆墨盯緊民生、力促改革,并涉及眾多經濟以外的改革領域,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信號,標志著改革的頂層設計,正在一步步觸及國家積弊,一步步貼近民生幸福。“十二五”開局之后,一向在意做大經濟蛋糕的中國,正在著意調整“蛋糕”的配方與分配方式,只有鍥入“民生”這一最重要的配比,才能讓這塊膨脹多年的“蛋糕”散發出“國民幸福”的味道。
對于向來立足于人民當家作主的共和國來說,經濟“蛋糕”做得再大,如果13億國人鮮少吃進嘴里,久而久之,恐怕就會忘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為什么改革、為什么發展這些根本性命題。所以,強調民生,是把它做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這個層面上說,分享改革成果與擴大內需以及“調結構”、“轉方式”,實際上是一只手的正反兩面,這只手的最終指向,是人民幸福和社會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