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工資和公車制度對百姓不公平
來源:搜狐網發布時間:2011-12-21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報告稱中國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6倍,世界平均值為2倍;中國國企高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98倍,世界平均值為5倍;中國行業工資差高達 3000%,世界平均值為70%。搜狐財經(相關:理財 證券)特別邀請到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做客微博訪談。
作為一名要職在身的公務員,葉青稱,自己在大學工作20年,由于是民主黨派成員,又到政府機構工作10年。他分析到,公務員的收入穩定而且較高。而且,只要不出大的問題,就可以三五年提個一級半級的。所以大家都愛考。現在是進也難出也難,公務員隊伍不活。估計10年后,公務員隊伍水平會有大的提高。
有網友問到公務員工資高低不一,葉青說到,“這種對比容易產生誤解。”級別越高,收入效率高,級別越低,收入效率低。收入效率,衍生出一個詞:收入的效益性。級別高的官員,實際收入高于名義收入,低的相反。
他認為,現行的公務員待遇和公車待遇制度,對于普通百姓來說肯定不公平,不僅工作時收入高,而且養老保障也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也是不公平的問題。應該改革否則會導致社會不穩定、不和諧。
根據網友的建議,他認為公務員實際工資=級別工資+權力工資,所以級別低的公務員收入不多。制度上是不存在的,可是實際生活中存在。針對地區實行差別化公務員工資也是他認為可取的方式之一。在封建社會都可以做到同官同俸,現在反而不行。北京的公務員與貴州的公務員的收入差距,難度一定是很大的。
葉青透露在省直機關,副廳級是一個坎。上了副廳就有工作用車。如果私用的話,副廳等于一年增加10萬收入。老百姓稱為“亞腐敗”。而且很多公務員覺得不公平的地方,原來兩個人級別一樣,收入一樣,其中一位到國有公司當老總,年薪50萬,還有豪車,另一位覺得不公平。所以,老話說得好:人比人氣死人。
他再次談到了“公車相對論”。對有車的公務員來說,哪怕是公家出經費、自己開,也是一個額外的收入。這個不公平,導致上下級的矛盾。所以,他一直呼吁公車改革。現有的公車“配給制”會把一些道德水平不高的官員變壞,公車的便宜占了,其他的便宜也可以占。不車改,好干部難以產生。
在葉青看來,很多問題是源于法不制眾,即使查了,也難以持久,一陣風而已。自己開車十年,93號汽油7.20元,車一動就是錢。取消公車“配給制”,實行“社會化”“貨幣化”的結合,才是出路。杭州、惠州就是榜樣。
三公之中,公車消費的彈性最大,是一個黑洞。葉青說,一個30元的螺絲,可以開出300元的發票。甚至倒賣汽油。完全憑良心。人大、財政機構可以把好購車關,但是,運行費要控制是難的。在他的建議里,提到從公車“配給制”過渡到“社會化”“貨幣化”的結合,最后以“貨幣化”為主,最后三五一零:三公里左右走路、五公里左右騎自行車、十公里左右坐車或者開車。
面對人生,很多大學生向葉青請教,他認為年輕人要分清楚你最大興趣是什么?然后對父母說興趣是成功之母。大學畢業四條路:公務員、研究生、企業、創業。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