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城市規劃師考試相關知識測試題5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1-12-30
1、城市道路設計中,如果需要平曲線與豎曲線重合設置時,通常要求( )設置。
a.將豎曲線與平曲線交錯重合
b.將豎曲線在平曲線內設置
c.將豎曲線在平曲線外設置
d.將豎曲線與平曲線垂直設置
2、高速公路的硬路肩最小寬度為( )m.
a.0.5~1.0
b.1.0~2.0
c.2.5~3.0
d.3.0~3.75
3、城市道路交叉口車輛停止線與人行橫道線關系描述,以下( )為正確。
a.停止線設在人行橫道線邊緣
b.停止線設在人行橫道線內側面1~2m處
c.停止線設在人行橫道線外側面1~2m處
d.停止線設在人行橫道線向外一車寬處
4、規劃人口在200萬以上的大城市,城市道路用地面積應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比例為( )。
a.7%~10%
b.8%~15%
c.15%~20%
d.20%~25%
5、城市用水主要分為四類,即( )。
a.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b.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
c.生活用水、生產用水、綠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d.生活用水、工業用水、綠化用水和消防用水
6、在城市給水工程規劃和進行水量預測時,一般采用下列( )組城市用水分類。
1)工業企業用水
2)生產用水
3)居民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
5)公共建筑用水
6)市政用地
7)消防用水
8)施工用水
9)綠化用水
a.1)、3)、5)、7)
b.1)、)、6)、9)
c.2)、)、6)、7)
d.1)、)、8)、9)
7、城市配水管的管徑一般至少為( ),供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徑應大于( )。
a.100mm;150mm
b.120mm;180mm
c.150mm;200mm
d.180mm;250mm
8、居民區用電水平一般為( )萬kw.h/km2.
a.3.5~28
b.2000~000
c.3500~5600
d.3~8.5
9、燃氣調壓站供氣半徑以( )為宜。
a.0.1km
b.0.5km
c.1.0km
d.5km
10、微波天線塔的位置和高度,必須滿足線路設計參數對天線位置和高度的要求。在傳輸方向的近場區內,天線口面邊的錐體張角20°,前方凈空距離為天線口面直徑的( )范圍內,應無樹木、房屋和其他障礙物。
a.5倍
b.8倍
c.10倍
d.20倍
第1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城市道路設計時,一般希望平曲線與豎曲線分開設置。
考點:
第一章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 ☆☆☆☆考點28:豎曲線;
為使路線平順,行車平衡,必須在路線豎向轉坡點處設置平滑的豎曲線將相鄰直線坡段銜接起來。因縱斷面上轉折坡點處是凹形或凸形不同而分為凹形豎曲線與凸形豎曲線?v坡轉折處是否必須設置凸形豎曲線,主要取決于轉坡角大小與視距長度要求之間的關系。一般規定當主要及一般交通干道兩相鄰縱坡度代數差ω>0.5%、區干道的代數差ω>1.0%、其它道路的代數差ω>1.5%時,需設置凸形豎曲線。對凹形轉坡處,當主要交通干道兩相鄰縱坡差代數差ω>0.5%、交通干道的代數差ω>0.7%、其它道路的代數差ω>1.0%時,則需要設置凹形豎曲線。
城市道路設計時一般將平曲線與豎曲線分開設置。如確需合設時,通常要求將豎曲線在平曲線內設置,而不應有交錯現象。為了保持平面和縱斷面的線形平順,一般取凸形豎曲線的半徑為平曲線半徑的10~20倍。避免將小半徑的豎曲線設在長的直線段上。豎曲線長度一般至少應為20m,其取值宜為20m的倍數。
第2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高速公路設置硬路肩主要是供特殊情況下臨時停車、避讓之用,應滿足車輛臨時停置的最小寬度要求,一般為2.5~3.0m.
考點:
第一章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 ☆☆☆☆☆考點6:機動車道;
1.車道寬度:寬度決定于車輛的車身寬度,以及車輛在橫向的安全距離。
(1)車身寬度:大卡車2.5m;大客車2.6m;小汽車2.0m.
(2)橫向安全距離:決定于車輛在行駛時擺動、偏移的寬度,以及車身與相鄰車道或人行道側在邊緣必要的安全間隙,同車速、路面質量、駕駛技術、交通秩序等因素有關。一般可取為1.0~1.4m.
(3)車道寬度:一般城市主干路小型車道寬度選用3.5m;大型車車道或混合行駛車道選用3.75m;支路車道最窄不宜小于3m;供沿路邊?寇囕v的車道為2.5~3.0m.
2.機動車道一個方向的通行能力:
在多車道的情況下,彼此之間又無分隔帶,靠近道路中線的車道通行能力最高,而并列于其旁的車道,通行能力則依次逐條遞減。
3.機動車道寬度:
理論上等于所需要的車道數乘以一條車道所需寬度。根據設計交通量和車道的通行能力,先大致估計一下車道數,然后以行駛在該路上的主要車輛,按一定的交通組織方案考慮車輛在橫斷面上的組合方式,初步確定出機動車道寬度,由此,求出機動車道的總通行能力與要求通過的設計交通量相比較。如果兩者相適應,則此組合方式需要的總寬度即為設計的機動車道寬度。
雙向車道數一般不宜超過4~6條;一般車行道兩個方向的車道數相等,車道總數為偶數,也可根據情況采用奇數;同一路線各段在城市中所處位置不同。機動車道寬度不應強求一致;根據各地城市道路建設經驗的規定:雙車道一般7.5~8.0m;三車道10.0~11.0m;四車道13.0~15.0m;六車道19.0~22.0m.
第3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交叉口停車線考慮過街人流安全應后退人行橫道至少1m.
考點:
第一章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 ☆☆☆☆☆考點19:平面交叉;
1.形式:十字形交叉口,x字形交叉口,t字形交叉口,錯位交叉口,y字形交叉口,復合交叉。
2.消滅交叉口沖突點的方法:渠化交通、交通管制、立體交叉。
3.交通組織要求與內容:
a.要求:確保行人和車輛安全,使車流和人流受到最小阻礙,使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適應各道路的交通流量要求。另外還要考慮與地下管線、綠化、照明、排水及交叉口建筑的配合協調等。
b.內容:選擇交叉口類型及其設計;確定視距三角形和交叉口紅線位置;交叉口交通管制和組織、位置、必要的設施;豎向設計。
4.平面交叉口設計:
視距三角形:由兩相交道路的停車視距在交叉口所組成的三角形。其最不利情況,即最靠右的第一條直行車道與相交道路最靠中的一條車道所構成的三角形。視距三角形內不得有阻擋駕駛人員的視線物體存在。
交叉口轉角半徑:根據道路性質、橫斷面形式、車速來確定。一般城市道路主干路轉角半徑為15~25m,次干路8~10m,支路5~8m,單位出入口3~5m.
人行橫道:設在轉角曲線起點以內,其寬度一般為4~10m,停止線設在人行橫道線外側1~2m處。
交叉口段寬:進口段長度一般50~75m,增拓段寬度應不小于3.0m;出口段長度一般20~40m,增拓段寬度應不小于3.0m.
5.環形交叉口設計:
環形交叉口中心島多采用圓形,也可采用橢圓形中心島,使長軸沿主干道方向。以交織方式完成直行同右轉車輛進出路口的行駛。環道上一般布置三條機動車道,同時設置一條專用非機動車道,寬度選擇18m左右比較適當。環道上行車速度按0.5倍路段設計行車速度。
環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較低,一般不適用于快速路和主干道。
第4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大城市的交通要求比中小城市高得多,而且城市道路網骨架一旦形成又難以改動,因此,為適應大城市遠期交通發展的需要,其道路用地面積率宜適量增加,預留發展余地。
考點:
第一章 城市道路規劃設計 ☆☆☆考點2:城市道路的設計原則;
1.必須在城市規劃,特別是土地使用規劃和道路系統規劃的指導下進行;
2.要求在經濟合理的條件下,考慮遠近結合,分期發展;
3.滿足交通量在一定時期內的發展要求;
4.綜合考慮道路的平面、縱斷面線形、橫斷面布置、道路交叉口、各種道路附屬設施、路面類型,滿足行人及各種車輛行駛的技術要求;
5.考慮與周圍城市用地、工程管線、街景環境的協調;
6.采用各項技術標準,應避免采用極限標準。
第5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城市用水分為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四類,各類用水使用對象、水質、水量、水壓都不同。
考點:
第一章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 ☆☆☆考點1:城市給水工程總體規劃內容;
1.確定用水量標準,預測城市總用水量;
2.平衡供需水量,選擇水源,確定取水方位和位置;
3.確定給水系統的形式、水廠供水能力和廠址,選擇處理工藝;
4.布局輸配水干管、輸水管網和供水重要設施,估算干管管徑;
5.確定水源地衛生防護措施。
第6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通常在進行用水量預測時,根據用水目的不同,以及用水對象對水質、水量和水壓的不同要求,將城市用水分為四類,即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市政用水和消防用水,此外還有水廠自身用水、管網漏水量及其他未預見水量。
考點:
第一章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 ☆☆考點5:城市用水分類;
根據用水目的不同以及用水對象對水質、水量和水壓的不同要求,城市用水分為四類:即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
第7題
試題答案:a
試題解析:
提示:城市給水管網中,干管一般200mm以上,配水管至少100mm,同時供給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徑應大于150mm,按戶管不宜小于20mm.
考點:
第一章 城市給水工程規劃 ☆☆☆☆考點13:給水管網布局原則;
1.給水管:重力管、壓力管。
2.給水管網技術指標:干管管徑一般200mm以上,配水管管徑一般至少100mm,消防用水配水管管徑應大于150mm,接戶管管徑不宜小于20mm.
3.給水管網布置形式:樹狀網和環狀網。市中心宜采用環狀網,郊區或次要地區則布置成樹狀。近期采用樹狀網,遠期逐步增設管線結構成環狀網。
4.布置原則:安全可靠,投資節約。
干管位置盡可能布置在兩側用水量較大的道路上,以減少配水管數量。平行的干管間距為500~800m,連通管間距為800~1000m.
第8題
試題答案:d
試題解析:
提示:農業區用電水平d=3.5~28萬kw.h/km2;中小工業區用電水平d=2000~4000萬kw.h/km2;大工業區用電水平d=3500~5600萬kw.h/km2;居民區用電水平d=4.3~8.5萬kw.h/km2.
考點:
第三章 城市供電工程規劃 ☆☆☆☆考點4:城市用電負荷預測方法;
1.產量單耗法;
2.產值單耗法;
3.用電水平法;
4.按部門分項分析疊加法;
5.大用戶調查法;
6.年平均增長率法;
7.經濟指標相關分析法;
8.電力彈性系數法;
9.國際比較法等。
其中用電水平法中涉及的各功能分區用電水平分別為:
農業區用電水平:d=3.5~28萬kwh/km2;
中小工業區d=2000~4000萬kwh/k㎡;
大工業區d=3500~5600萬kwh/k㎡;
居民區d=4.3~8.5萬kwh/k㎡.
以上①~⑥是直接的統計方法,宜用于近期預測;⑦~⑧是比較先進的預測方法,其誤差是一次性的,是應推廣采用的。
第9題
試題答案:b
試題解析:
提示:燃氣調壓站供應能力范圍由數幢可達數千戶的居民區,相應供氣半徑宜為0.5km左右,當用戶分散或地形狹長時,也可以適當加大。
考點:
第四章 城市燃氣工程規劃 ☆☆☆☆☆考點6:燃氣輸配設施布局;
1.燃氣儲配站
功能:貯存;混合;加壓。
2.燃氣管道壓力等級
城市燃氣輸配管道的壓力可分為5級,具體為:
(1)高壓燃氣管道 a0.8
(2)中壓燃氣管道 a0.2
(3)低壓燃氣管道 p≤0.005(mpa)
天然氣長輸管線的壓力分3級;一級:p≤1.6(mpa),二級:1.6
3.調壓站
供氣半徑以0.5km為宜,布置盡量靠近負荷中心,避開人流量大的地區,周圍有必要的防護距離。
4.液化石油氣瓶裝供應站考試大注冊城市規劃師
瓶裝供應站供氣規模以5000~7000戶為宜,不超過10000戶。實瓶存量一般按計算月平均日銷售量的1.5倍計;空瓶按1倍計;總貯量不超過10m3.供應半徑一般不宜超過0.5~1.0km;與民用建筑保持10m以上距離,與重要公共建筑保持20m以上距離。
第10題
試題答案:c
試題解析:
提示:微波線路各站路徑夾角應為鈍角,以防同頻越路干擾,微波天線塔的位置和高度,也需滿足設計要求。
考點:
第六章 城市通信工程規劃 ☆☆☆☆☆考點5:電信系統規劃;
1.電話需求量預測
每座電話端局的終期容量為4~6萬門,每處電話站的終期設備容量為1~2萬門。
2.城市電話局所選址
選址的環境條件應盡量安全,服務方便,技術合理和經濟實用。
3.線路布置規劃
合理確定線路路由和線路容量是電話線路規劃的兩個重要因素。
線路占總投資的50%左右。線路敷設最理想是采用管道埋設,其次是直埋。管道中心線應與道路中心線或建筑紅線平行。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8m,埋深不宜超過1.2m.直埋電纜、光纜埋深應為0.7~0.9m.市話電纜線路不應與電力線路合桿架設,不可避免與1~10kv電力線合桿時,電力線與電信電纜之間凈距不應小于2.5m;與1kv電力線合桿時,凈距不應小于1.5m.
4.移動電話網規劃
移動電話網根據其覆蓋范圍,采用大區、中區或小區制式。大區系統服務半徑為30km左右,亦可大于60km,用戶容量小,一般幾十至幾百戶,多到幾千至一萬戶;小區制系統的基本分區半徑為1.5~15km,容量為100萬戶;中區制界于大區制和小區制之間,服務半徑15~30km,容量為1000~10000戶。
5.微波通信規劃
微波路由走向應成折線,各站路徑夾角宜為鈍角。
在傳輸方向的近場區內,天線口面邊的錐體張角20°,前方凈空距離為天線直徑d的10倍范圍內,應無樹木、房屋和其他障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