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理性看待高鐵降速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2-01-0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參考解析
自2011年7月高鐵投入運營以來,高鐵故障頻頻見諸報端,甬溫重大動車事故更將中國的高鐵推到風口浪尖。8月以來,從北車召回故障動車組到國家出臺高鐵降速,無不牽動每個關注者的心。高鐵的降速,似乎看起來是中國鐵路大躍進之后導致的發展倒退,實則不然。高鐵的降速不僅代表著我國鐵路發展將進入一個理性的良性發展模式,也代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種良性的“降速”,讓我們對于以往由于發展過快而遺留下來的種種隱患和問題進行清理和處理。所以,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動車降速這件事。
第一,我國高鐵的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國高鐵發展走的是一條引進、消化、吸收以及自主創新之路,即在生產制造過程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并在新生產的列車中越來越多的加入了自主的元素。這需要反復試驗、論證、評估的基礎上,遵循科學規律,經過一個合理的周期,建立規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的體制和機制,以科學發展的態度和力度,保持高鐵的健康發展。
第二,“高鐵降速”不是“開倒車”,而是追求安全管理第一要義的積極體現,是決策管理上的理性回歸和慎重、務實操作的價值回歸。在決策管理中,主動遏制各種浮躁、激進的思維和做法,做到一切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標準去檢驗我們所做的決策是否產生成效才是安全管理所要追求的真諦。同時,任何行業都需要把安全管理放在首位,只有在夯實安全管理的基礎上,才談得上追求“速度”。否則,冒險提速、突擊提速,就有“失速”的危險。
第三,“高鐵降速”是對民負責,民本至上的舉措。鐵路交通是我國人民出行主要方式之一,鐵路事業是屬于人民大眾的事業,“高鐵降速”彰顯了鐵道部門對人民群眾的責任心和對中國鐵路發展的信心,更為下一步鐵路事業的發展開了一個好頭,真正做到了科學發展。
最后,我們應該從“高鐵降速”中舉一反三,得到啟發。結合本地區、本行業的實際,反思在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等方面的決策,是否存在不科學、不理性、不合拍的單純追求“速度”的問題。像是近年來新建的不少橋梁,是在“突擊”的情況下完成的,但是建成后沒多久就出現裂縫,甚至出現垮塌,還有的地方盲目發展房地產業,不顧城市的承載能力,大肆買地、圈地、擴張,人為制造虛假繁榮等。對于這些脫離實際甚至是為追求政績而盲目追求“速度”、“進度”的做法,要認真分析、評估和判斷,通過及時修正決策錯誤,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把握發展速度。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