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公務員《申論》考情分析:綜合分析類試題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1-1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2005年,綜合分析類試題開始在浙江省申論試題中嶄露頭角,隨著公務員考試的不斷發展成熟,綜合分析題逐漸成為一種常考題型,其重要性也越來越凸顯,在2010年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中,綜合分析題一連出了兩道,而且都考查了綜合分析題的一種題型——闡釋型分析題;隨后,在2011年的浙江省公務員考試中,又考了評論型分析題。綜合分析類試題逐漸形成了如下特點:綜合性、靈活性、多樣性;題型類別也慢慢豐富。考生在復習過程中一定要引起足夠重視,不斷培養自己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一、浙江省公務員考試歷年申論真題綜合分析題題型分析
二、浙江省公務員考試歷年申論真題綜合分析題題型特點
從表格中看出,綜合分析題在申論試題幾乎年年出現。浙江省申論綜合分析側重于考查評論型分析題,2010年又考查了闡釋型分析題,中公教育專家提醒考生對申論綜合分析的所有類型(啟示型、評論型、闡釋型、判斷型等)都要復習到位,不要抱有猜題、押題的心理。
三、浙江省公務員考試歷年申論真題綜合分析題題型規律
(一)考查內容(類型)和提問方式趨向靈活化、多樣化
綜合分析不同于歸納概括,從2001—2011年的具體題目來看,考查過評論型、判斷型、闡釋型分析題,并且每年的提問方式都有所變化,較為靈活。從“判斷正誤并說明為什么”、“談談看法”、“評價內容”到2010年的兩個句子理解,再到2011年談談如何理性看待當前存在的民生問題,題目無一雷同,提問方式靈活多樣。
(二)難度有所增加,對綜合分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
從2005年的判斷型到2006、2008年的評論型再到2010年的闡釋型分析,最后2011年又回到評論型分析題,浙江省的綜合分析題命題形式一直變幻莫測,難度也逐年增加。
四、備考建議
(一)把握作答要求
綜合分析類試題,題型多樣,出題方式靈活,并且在不斷地發展中推陳出新,增加了考生準確作答的難度。中 公教育認為考生應首先要牢牢抓住綜合分析題的基本作答要求,作到心中有數。
1.條理清晰
條理清晰,就是要求考生在形成答案的過程中,要做到有條有理、層次分明。
從結構上說,條理清晰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根據具體情況,答案按照“總—分”、“總—分—總”、“宏觀—微觀”、“總體—具體”、“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以及時間順序等結構進行組織,以體現邏輯層次。二是使用能夠區分層次的詞匯: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是……,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次要;直接,間接,根本等。
從內容上來說,條理清晰指的是一種邏輯思維,考生在形成答案的過程中要仔細斟酌,保證在落筆之前就已經完成對要點的加工整合。如果邏輯混亂,形成的答案也將雜亂無章。作答過程中,中公教育專家提醒廣大考生要注意將分析的內容要點突出出來,并且層次鮮明地闡釋出來。這樣做可以讓閱卷者能一眼看出考生答題的重點,不至遺漏得分點。
2.觀點明確
觀點明確,是指考生支持什么,反對什么,都要明確予以陳述,不能模棱兩可。
觀點不明確,在綜合分析類試題中的主要表現如下:一是對問題的評價缺乏明確觀點;二是對問題的性質、主要表現形式、成因、影響、后果和解決的必要性等缺乏明確概括,以羅列問題的表現形式代替對問題的定性,以問題的具體表現代替對問題的歸納;三是對導致問題產生的原因、影響、危害、后果以及為什么要解決問題等,沒有明確認識和清楚表述。
需要注意的是,觀點正確是觀點明確的前提,不正確的觀點再明確也是無用的?忌浞致撓到o定資料,在宏觀把握材料大背景的基礎上,透過現象抓本質,進而獲得給定資料所要表達的實質觀點,在作答中“為我所用”。
3.分析合理
要做到分析合理,需要把握以下兩點:
第一,找準、找全分析對象,這是確保分析合理的前提。如果分析對象都搞錯,分析再合理,最終也會與正確答案差之千里。
第二,分析要合乎事理,符合邏輯。即分析必須符合客觀對象自身存在與發展的規律;符合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由顯到隱、由外到內、由重到輕、由主要到次要的事物客觀順序、表達順序(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逆向,不管正向排列還是逆向排列,都必須符合正確的順序);也要符合辯證法關于聯系發展、內因外因、量變質變、對立統一、原因結果、偶然必然、現實可能、內容形式、現象本質等原理。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