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吉林公務員考試《行測》定義判斷指導(1)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08-14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參考答案及解析】
1.C【解析】由題干可知,線性運動指規律和光滑的運動,而A、B、D項是視具體情況而定的,是非規律、不光滑的,故均排除,C項入選。
2.D【解析】由題干可知,不當得利包含一個因素是“沒有根據法律或合同”,A、B項均合乎法規規定,C項屬于家人在節日時自娛自樂,沒有損害他人利益,故以上三項均不屬于不當得利。而D項中由于失誤給顧客造成了利益上的損失,屬于不當得利。
3.C【解析】由題干可知,企業法人是一個社會經濟組織,需要符合國家法律相關規定,獨立承擔民事責任。A、B項中均為個體經營,D項不屬于經濟組織,C項中國有拖拉機制造廠雖瀕臨破產,但還是符合企業法人的定義,故入選。
4.D【解析】由題干可知,政協提案應反映大政方針、社會生產等重大問題,而A、B項中的社區路面損毀、交通燈設置等問題不屬此列,故排除。政協提案應由政協組織向人民代表大會提交,故C不符合定義。D項正確。
5.C【解析】由題干可知,勞動糾紛是由于執行勞動法律、法規或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發生的爭執,C項中發放加班費屬勞動法范圍內,故C項正確。
6.C[解析]關鍵是“為減少或消除危機帶來的風險與損失”而采取措施。C項中小張被震倒在地,只是一種被動的事實,他并未主動采取任何措施“減少或消除地震帶來的風險與損失”。故選C。
7.A[解析]由題干可知,企業信息化的主體是企業,而A選項中的事件主體是學校,學校不是以贏利為目,不是企業,所以本題應當選擇A。
8.C[解析]由材料可知,“盡可能弱化自已的不足或避免使別人消極地看待自已的防御性措施是保護印象管理。”由此定義可知,保護性印管理的基本前提是已經存在著不足或別人的消極看待,而A、B都是獲得性印象管理,D則不是印象管理,因為小王沒有采取任何措施改變別人對自已的印象,只有C符合定義存在著不足和消極方面――“工作后朋友很少”,故選C。
9.C[解析]由題干定義可知,辯解的當事人否認活動是錯的,試圖重新界定有爭議的活動,C項該國食品管理局稱這種做法“總體上”是安全的,是典型的辯解。A、B、D都是借口,因為當事人都承認活動本身是錯的,但是拒絕承擔責任。所以本題應當選C。
10.A[解析]由定義可知中,行政征用的主體是行政機關,給予補償也是行政機關的主動行為,四個選項中B、C、D均符合定義,只有A項不符合,因為被征用對象楊軍最終拿到的補償是“揚軍經多次努力”的結果,而不是行政機關的主動行為,所以本題應當選擇A。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