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理論基礎輔導:經絡的氣街
來源:考試吧發(fā)布時間:2013-12-31
“氣街”是經氣聚集通行的共同通路。《靈樞。衛(wèi)氣》記載:“請言氣街: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靈樞。動輸》又指出:“四街者,氣之徑路也。”說明了頭、胸、腹、脛部有經脈之氣聚集循行的通路。
《靈樞。衛(wèi)氣》對氣街有較詳細記載:“故氣在頭者,止之于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腧。氣在腹者,止之背腧,與沖脈于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于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由此可見,氣街具有橫向為主、上下分部、緊鄰臟腑、前后相連的特點,橫貫臟腑經絡,縱分頭、胸、腹、脛是其核心內容。氣街理論主要闡述人體頭、胸、腹部前后聯(lián)系的徑路問題。臨床常用的俞募配穴、前后配穴以及偶刺法等,均以氣街理論為立法依據(jù)。
以上是小編輯整理的中醫(yī)理論針灸學輔導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