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法律常識題(六) 附答案
來源:發布時間:2008-11-2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10.姜某發現其17歲的兒子經濟狀況不正常,即對其進行拷打追問,最后其兒子講出是偷了一輛摩托車,賣摩托車得來的錢(共15000元)。姜某知道這一事情后,未予檢舉揭發。姜某的行為屬于( )。 A.不構成犯罪 B.窩藏罪 C.包庇罪 D.知情不舉罪 111.某勞改犯多次深夜越過警戒線到監獄職工家屬區與某婦女通奸,事畢即返回監房。該勞改犯的行為屬于( )。 A.脫逃罪 B.脫逃罪未遂 C.破壞監管秩序罪 D.違反監規行為 112.蔣某于某晚潛入古寺,將寺內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大金佛的頭用鋼鋸鋸下,準備以后賣錢,造成該文物被徹底毀壞,無法修復。蔣某的行為構成( )。 A.故意損毀文物罪 B.盜竊罪 C.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罪 D.倒賣文物罪 113.游某為了自己吸食毒品,而從境外攜帶10克海洛因進入我國境內。游某的行為屬于( )。 A.走私毒品罪 B.運輸毒品罪 C.非法持有毒品罪 D.一般違法行為 114.某人在馬路上撿拾到一只皮夾(內有人民幣23000元),送交值勤民警尋找失主,民警乘機據為己有。該民警的行為構成( )。 A.詐騙罪 B.貪污罪 C.侵占罪 D.職務侵占罪 115.黎某是個體戶,他策劃并伙同在工商銀行工作的女朋友梅某用偽造某單位財務專用章及法定代表人印章的方法,利用梅某在銀行工作的條件,取得該單位的銀行存款20萬元。黎某和梅某的行為屬于)。 A.貪污共犯 B.詐騙共犯 C.貸款詐騙共犯 D.黎某構成詐騙罪,梅某構成貪污罪 116.甲、乙、丙3人均系農民,3人合伙購買一艘機動木船,為一些單位承運貨物。在運貨的過程中,甲、乙、丙3人多次在運輸途中私自出賣所承運的貨物:煤11噸、鋼管148根以及其他一些物資,獲贓款26000余元。每次出賣貨物后,3人都采取欺騙手段,使收獲單位沒有發現貨物短少。甲、乙、丙3人的行為構成( )。 A.盜竊罪 B.詐騙罪 C.貪污罪 D.民事欺詐 117.胡某系某國有公司財務人員,其擅自動用公司的公款用于個人賭博,準備贏了錢以后歸還,但胡某運氣不佳,在賭博中連續輸錢,虧空越來越大,前后共12次動用公款60萬元。最終胡某發現已根本無力歸還這筆公款,即一走了之。胡某的行為構成( )。 A.挪用資金罪 B.挪用公款罪 C.貪污罪 D.侵占罪 118.賈某是一家虧損國有企業的經理,某日賈某從供銷科長李某那里了解到企業尚有一筆12萬元的貨款未討回,賈某即催促李某想盡辦法將貨款討回,李某通過各種方式討回了8萬元。賈某即與李某協商將這筆8萬元錢以獎金形式兩人私分,賈得4.5萬元,李得3.5萬元。賈、李兩人的行為屬于( )。 A.貪污罪 B.私分國有資產罪 C.一般違法行為 119.林某系某農業銀行營業部主任,他利用掌握審批貸款的職權,向一貸款戶提出為自己解決一套住房的要求,該貸款戶為了以后貸款方便,就以月租金400元一次性支付48000元租下一套二室一廳的樓房供林某居住,到發案時搬出,林某住了1年。林某的行為屬于( )。 A.受賄罪 B.違紀行為 C.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 120.某區勞動局鍋爐檢查科檢查員王某,由于經常到一些單位檢查鍋爐,認識了一些人。有個單位托他幫助買一臺鍋爐,他得知某單位有一臺舊鍋爐打算賣掉,經過王某的幫助聯系,那個單位以較低的價格買下了這臺鍋爐。事后買方為了酬謝王某送給他5000元錢。王某的行為屬于( )。 A.不構成犯罪 B.非法經營罪 C.受賄罪 參考答案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