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一級建造師考試建筑工程復習指導52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1-12-21
七、防水工程施工質量要求及質量事故處理
1.防水混凝土施工縫滲漏水
原因
施工縫留的位置不當;在支模和綁鋼筋的過程中,掉人縫內的雜物沒有及時清除,致使澆筑上層混凝土后,在新舊混凝土之間形成夾層;在澆筑上層混凝土時,未按規定處理施工縫,上、下層混凝土不能牢固粘結;鋼筋過密,內外模板距離狹窄,混凝土澆搗困難,施工質量不易保證;下料方法不當,骨料集中于施工縫處;澆筑地面混凝土時,因工序銜接等原因造成新老接槎部位產生收縮裂縫。
2.防水混凝土表面有不規則的收縮裂縫導致滲漏水
原因
混凝土攪拌不均勻,或水泥品種混用,收縮不一產生裂縫;設計中,對土的側壓力及水壓作用考慮不周,結構缺乏足夠的剛度;由于設計或施工等原因產生局部斷裂或環形裂縫。
3.卷材屋面開裂
原因
產生有規則橫向裂縫的主要原因是:溫度變化,屋面板產生脹縮,引起板端角變;2012年一級建造師報考條件此外,卷材質量低、老化或在低溫條件下產生冷脆,降低了其韌性和延伸度等原因也會產生橫向裂縫。
產生無規則裂縫的原因是:卷材搭接太小,卷材收縮后接頭開裂、翹起,卷材老化龜裂、鼓泡破裂或外傷等。此外,找平層的分格縫設置不當或處理不好,以及水泥砂漿不規則開裂等,也會引起卷材的無規則開裂。
對于基層未開裂的無規則裂縫(老化龜裂除外),一般在開裂處補貼卷材即可。
有規則橫向裂縫在屋面完工后的幾年內,正處于發生和發展階段,只有逐年治理方能收效。治理方法有:
用蓋縫條補縫、用干鋪卷材作延伸層、用防水油膏補縫等。
4.卷材屋面流淌
嚴重流淌:流淌面積占屋面50%以上,大部分流淌距離超過卷材搭接長度。
中等流淌:流淌面積占屋面20%~50%,大部分流淌距離在卷材搭接長度范圍之內。
輕微流淌:流淌面積占屋面20%以下,流淌長度僅2~3cm.
原因
膠結料耐熱度偏低;膠結料粘結層過厚;屋面坡度過陡,而采用平行屋脊鋪貼卷材;或采用垂直屋脊鋪貼卷材,在半坡進行短邊搭接。
嚴重流淌的卷材防水層可考慮拆除重鋪。輕微流淌如不發生滲漏,一般可不予治理。
中等流淌可采用切割法或局部切除重鋪法處理。
5.屋面卷材起鼓
起鼓一般從底層卷材開始,其內還有冷凝水珠。
在卷材防水層中粘結不實的部位,窩有水分和氣體;當其受到太陽照射或人工熱源影響后,體積膨脹,造成鼓泡。
直徑100~300mm的鼓泡可先鏟除鼓泡處的保護層,用刀將鼓泡按斜十字形割開,放出鼓泡內氣體,擦干水分,清除舊膠結料,用噴燈把卷材內部吹于。隨后按順序把舊卷材分片重新粘貼好,再新貼一塊方形卷材(其邊長比開刀范圍大lOOmm),壓入卷材下;最后,粘貼覆蓋好卷材,四邊搭接好,并重做保護層。
直徑更大的鼓泡用割補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一做法進行基層清理,再用噴燈烘烤舊卷材槎口,并分層剝開,除去舊膠結料后,依次粘貼好舊卷材,上鋪一層新卷材(四周與舊卷材搭接不小于lOOmm),然后貼上舊卷材。再依次粘貼舊卷材,上面覆蓋第二層新卷材,最后粘貼卷材,周邊壓實刮平,重做保護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