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公路監理師《道路與橋梁》沖刺題(1)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10-13 16:37:55
2、在施工中監理工程師發現某質量事故將如何處理?
a、監理工程師應立即指令承包人暫停該工程的施工,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b、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承包人應盡快提出質量事故報告,并報告來主。質量事故報告應詳實反映該項工程名稱、部位、事故原因、應急措施、處理方案以及損失的費用率;c、監理工程師應組織有關人員在對質量事故現場進行審查、分析、診斷、測試或演算的基礎上,對承包人提出的處理方案予以審查、修正、批準,并指令恢復該項工程;
d、對承包人提出的有爭議的質量事故責任予以判斷。判斷時應根據有關的施工記錄、設計資料以及水文地質情況,必要時進行實際檢驗測試。在分清技術責任時,應明確事故處理的費用、承擔比例及支付方式。
3、監理工程師如何對承包人的工地試驗室和流動試驗室進行全面的監督和管理?
a、所有儀器都必須經事前標定并按期進行鑒定;
b、所有試驗人員必須持有經過業務培訓和考核的上崗證書;
c、嚴格執行試驗規范和操作規程,重要試驗應有監理工程師在場監督。
4、分項工程質量檢驗中為什么要首先檢查是否滿足基本要求?
各分項工程所列基本要求,包括了有關規范的主要點,對施工質量優劣具有關鍵作用,應按基本要求對工程進行認真檢查。經檢查不符合基本要求規定時,不得進行工程質量的檢驗和評定。由于基本要求具有質量否決權,所以應首先檢查基本要求,并使之滿足規定。
5、土的工程分類依據?這些依據分別是通過什么試驗方法獲得的?
1)土顆粒組成特征:通過篩分,比重計法獲得土的級配。2)土的塑性指標:液限、塑限、塑性指數通過液、塑試驗獲得。3)土中有機質存在情況:化學分析-重鉻酸鉀容量法。
6、路塹開挖的方案有哪幾種?如何選用?
(1) 橫挖法,用于短而深的路塹;(2) 縱挖法,用于路塹較長運距過遠的情形;(3) 混合法,用于長而深、工程量大而又集中的路塹。
7、路基填土的擊實試驗頻次有什么要求?
土的擊實試驗是為確定土的壓實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標準密實度)。土的最大干密度值是衡量現場壓實度的尺度,是施工中控制壓實度的重要技術指標。用作填料的利用方和借方的土,用前要先抽樣做擊實試驗。為了避免影響路基施工進度,至少應在路基填筑半個月前取樣試驗,每種土取樣時應具有代表性。當發現土質有變化時,要及時補做擊實試驗。特別注意取土場或挖方利用段土質水平分層,或土質漸變。專用施工技術規范一般都對一次擊實試驗代表的批量(方量)做出規定,無規定者按2000m3做一組試驗的頻次為宜,且要求擊實試驗要做平行試驗。
8、填方路基施工前對土源應做哪些試驗指標?
液限、塑限;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CBR、顆粒分析。
9、用不同的土質混合填筑路堤時應注意什么事項?
采用不同土質填筑路堤要注意以下幾點,以防止造成路基病害:(1)不同的土質應分層填筑,交替層次應盡量少,每種土質總厚度最好不小于0.5m;(2)透水性較小的土填筑下層時,其表面應做成雙向不小于4%的橫坡,以保證上層透水性填土的水分及時排出;(3)為保證水分蒸發和排除,路堤不宜被透水性差的土層封閉;(4)強度和穩定性差的土質應填在下層;(5)為防止相鄰兩段用不同土質填筑的路堤在交接處發生不均勻變形,交接處應做成斜面且將透水性差的土層填在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