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擇校
政策解讀
010-51268841
400-805-3685
日前,益田同文學校長孫清亞受邀參與了由北師大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未來學校研究院與教育生態變革學院共同發起的一項共創活動,以“疫后校長如何幫助師生快速進入教學狀態”為主題為全中國 1700 萬教師送上一場專題分享,與全國9位重磅專家一同繪制「疫后教學籌備地圖」。
孫清亞校長
· 益田同文學校校長
· 中學教師、北京市骨干教師
· 石景山區青聯委員
· 師德標兵
· 《未來教育家》2018年度成長人物
· 《中國教育報》首都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 《走近科學》欄目特約專家
· 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獲得者
· 教學成果二等獎獲得者
· 北京翱翔計劃項目首批設計者
一、內容分享總結
看見——后疫情時期的教育現狀
(1)貫徹政策+落實策略:我們在貫徹國家和政府政策的同時,更應該強調學校具體、有效、個性化的落實策略。(2)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我們不能簡單認為開展空中課堂在線教學就完成教學任務了,因為“老師教了”不等于“學生學了”。(3)疫后復課≠恢復疫前課堂:疫情即將過去,師生逐漸返回學校,復課不是簡單地恢復疫前的課堂。(4)期待返校≠期待復課:據調查很多家長迫切期待孩子返校,學生自己也迫切期待返校。但是他們期待的目的未必是一致的,家長期待的是孩子回到課堂學習;學生期待的可能是回到學校這個集體,希望能夠見到他喜歡的同學和老師,因為在家里面太孤獨了。
想象——疫后的教學樣態
學生、學習、班級、課堂、教師、教材、教室、學校還分別是原來的那樣嗎?
判定——我們再也不可能回到疫情前的教學樣態
我們再也不可能回到疫情前的教學樣態,如果我們試圖把疫后課堂教學恢復成疫情前的樣子肯定是不可取的。
教師和學生一定要思考的四個基本問題我們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應該去思考有關教育和學習的四個基本問題。
1. 教師一定要思考的四個基本問題: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去教學?教得怎么樣?2. 學生一定要思考的四個基本問題:為什么而學?學什么?怎么去學習?學得怎么樣?
倡導教師的關鍵能力與必備品格我校結合當下和未來構建了《益田同文學校教師核心素養模型》,一共有7大核心素養:1. 師德人文素養——有通識文化基礎、有家國情懷、職業認同,正確的學生觀、教學觀、教育觀。2. 教育理論素養——有教育學、心理學基礎,能夠忠于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學生、讀懂學生;3. 學科專業知識——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學科知識融會貫通、關注學科前沿知識;4. (跨)學科實踐能力——有跨學科教學能力、能帶領學生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5. 自主發展素養——有終身學習能力、合作與溝通能力、審辨思維與創新能力;6. 智能信息素養——能夠借助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手段提升教學、管理效率。7. 勝任未來素養——要保持“前沿”心態,終身做學生,面向未來開展教學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
構建學生的學習動力系統在這里我想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在2003年春夏之際因為“非典”學校放假3個月,有一個初一女生叫小婷,學習成績中等,她利用3個月時間,不僅提前自學了初二年級的各個學科課本,同時還為自己發展了一個興趣愛好——航海模型制作。在“非典”期間,有很多像小婷一樣的同學轉危為機,獲得了個人進步,實現了自我超越,好比賽車進入“彎道”一樣,有的選手抓住時機、看準方向、實現“彎道超車”。
對于一個學生來說,一個好的學習過程就是把自己的成長愿望變成自己的發展目標,這個學習過程是“自主超前”學習——為了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在某一領域學得更快或更多、更深、更透、更寬、更靈活、更有用、更有創造性……
小婷能夠在后來的學習生涯中自信地做到參賽和學習兩不誤,是因為她掌握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她不僅獲得了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獲得成功的體驗和自信心。與同齡人相比這個自信心變成了她的“成就感”,這是我們期待的動力和能源,是“持久內驅力”,如果不斷地獲得這樣的體驗,這個自信將一直驅動她不斷向前、不斷走向新的成功。
疫后學校盡量引導學生構建一個自己的學習動力系統,提升每位學生的自主學習動力。
二、教師疫后備課4條建議
疫后教師返校備課,我們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四個方面給出4條具體建議:
1. 教學目標方面
多一些發展核心素養的目標,如實踐創新、責任擔當、健康生活、學會學習、科學精神和人文底蘊等;少一些僵化的知識目標。
2. 教學內容方面
多一些單元大概念、程序性知識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少一些事實性知識和生僻的知識。
3. 教學方法方面
多一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熱情的自主、探究與合作式學習,多一些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學習;少一些“填鴨灌輸”和死記硬背的被動學習。
4. 教學評價方面
多一些關注過程表現和學習態度的形成性評價;少一些以分數、排名為主要目的的終結性評價。
三、學生返校復課12條建議
有關學生返校復課,我們從防控安全、身心健康、學習管理和學習裝備準備等四個方面給學生12條建議:
防控安全方面
1. 疫情防控知識應知應會過關測試題;
2. 真實場景疫情防控演練課;
3. 疫情防疫學生指導手冊;
4. 設置班級叫早鬧鐘;
5. 舉行儀式化“復課禮”;
6. 冥想與療愈心理課
7. 班級座次表及使用指南;
8. 班級課程表及使用指南;
9. 生涯規劃書及使用指南
10. 班級手機保管袋;
11. 資源平臺升級包;
12. 個人賬戶和密碼
塑形——疫情之后,新好學校8大特征作為一所好學校,在疫情之后,我們認為應該具有以下八大特征:1. 安全應急教育——突發事件處理與自救自護技能;2. 身心健康教育——保健常識、健身習慣、心理療愈;3. 公民素質教育——公共秩序、道德底線、社會擔當;4. 生活技能教育——衣食住行基本自理能力;5. 信息媒介素養——現代技術手段使用能力;6. 混合式學習方式——線上與線下結合的學習力;7. 自主發展課程——自我管理與自我規劃能力;8. 在地課程——基于學校周邊環境開發實踐性課程活動。
這場天災,是大浪淘沙的過程,對所有人的體質、閱歷、認知、人性、良知、勇氣、思想、道德、靈魂、立場、價值觀等,都是一場篩選。疫后,注定會有一批優秀的好學生、好老師和好學校審時度勢、轉危為機實現彎道超車,在新的征程上將中國教育走向未來。
四、反饋精選
1.疫后課堂教學,變化是一定的。只有順應變革需求,及時組建起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的協調方式,才是正確的做法。我想這是聽孫校長報告后的思考,也是我們這個疫后籌備地圖活動的目的。
2. 正如孫校長所說,開學后我們的學生、老師、課堂還是原來的嗎?開學后,我們要深度思考、探索和重新定位的是:教與學的關系、師生關系、家校關系、親子關系、課程與成長的關系、教學空間與教學內容的關系、學校管理與教師發展的關系……教育人注定是不斷思索、自我革命、勇于實踐的人。
3. 講座容量大,內容豐富,具有非常實際的操作性指導意義。孫校不僅把疫情之下教與學的辯證關系做了科學的分析,還對疫情教學和開學準備做了專業的指導。收獲很大!
感謝孫校,從理論源頭到具體實踐措施落地娓娓道來。將他自己看過的好書、感悟的觀點,結合他的管理實踐,深入淺出地講解和分享,給予我們一線管理教學的人很多啟發。這也許可以幫助我們少走一些彎路。孫校講到的很多金點子太實用了,開學在即,甚至可以馬上用。
特別聲明:①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轉載必須經授權后方可發布,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溝通解決,聯系郵箱:2498144268@qq.com
答留學目標是英國G5或美國藤校,應該怎么選國際高中?若堅定英國G5,優先選A-Level課程強校,強化學科競賽與專業深度;...
答從公立學校轉入國際學校怎么才能盡快適應?需要學生在認知模式、學習方法和社交策略上全面調整。成功的公立學校轉入國際學校過渡...
答家長您好!明確告訴您:所有依法設立的正規國際學校,均受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即教委)嚴格監管,不存在“國際學校不受管”的情況...
答國際學校教材是否需要教委審核?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階段,國際學校教材的選用均需遵循教育部門的審核要求...
答轉國際學校語言跟不上怎么辦?其實這是很多剛進入國際體系的孩子都會遇到的適應期挑戰,不用過度焦慮,關鍵是找準“校內借力+校...
答插班國際學校需要面試嗎?當然需要,無論是小學、初中還是高中階段,插班國際學校均需通過面試環節,且面試形式、內容與考核重點...
免費咨詢
張老師
關注微信公眾號
招生政策隨時看
關注小程序
學校簡章學費隨時查
報名咨詢電話:400-005-1568
育路教育
評論0
“無需登錄,可直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