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國際學校頻道

國際學校

客服熱線 010-51268841
400-805-3685

當前位置:首頁 > 私立學校 > 幼升小 > 幼升小試題

教養(yǎng)孩子的十大原則

來源:育路教育網(wǎng)發(fā)布時間:2011-07-28 11:10:02

大家都在關(guān)注:19年7月國際學校開放日全國優(yōu)質(zhì)國際高中國際初中國際小學推薦

    [1] 教養(yǎng)孩子的十大原則[2] 教養(yǎng)孩子的十大原則[3] 教養(yǎng)孩子的十大原則

    一天,我曾仔細觀察在我的候診室里候診的一個家庭。那個蹣跚學步的孩子
在離他母親幾步遠的地方開心地玩著,有時他會跑回到母親的膝前,讓母親抱一
會兒,重新感受與母親的情感聯(lián)系,然后又跑開去。當他冒險跑得更遠的時候,
他會用目光探詢母親,征求母親的允許。母親的點頭和微笑向他表明“沒有問題”,
然后他就會大膽地嘗試著去玩那些新玩具。有那么幾次這個孩子面對新玩具開始
不知所措,他的母親就用眼神向他示意,他父親用肢體語言給他以引導,這就讓
他得到一條明確的信息: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對于孩子來說,這是一種讓他感
到安全的方式,而父母又有著一種讓孩子沒有壓迫感的權(quán)威。很明顯,他們之間
關(guān)系十分融洽。我忍不住稱贊這對父母:“你們對管教孩子真在行。”讓我感到
吃驚的是,那位父親回答道:“我們可從來不打孩子。”

    我們對“管教”一詞的理解顯然是不同的。像其他許多父母一樣,這對父母
把“管教”等同于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做出反應(yīng),他們沒有認識到“管教”主要指
的是你對孩子良好品行的鼓勵。你首先應(yīng)該保護孩子、不讓他跌倒,這比起等他
真正摔倒后再來為他撫平創(chuàng)傷要好得多。

    所謂“管教”,指的是你對孩子所做的、影響著他們成長為什么樣的人的一
切。然而,你如何才能使孩子成長為你所期望的樣子呢?為了長成你所期望的樣
子,你的孩子又需要從你那兒得到什么呢?不論你對孩子有什么樣的最終目標,
這些目標的實現(xiàn)都應(yīng)該扎根于幫助你的孩子培養(yǎng)起能夠持續(xù)他一生的內(nèi)在自我控
制力。你需要這樣一種指導體系,它能夠讓孩子在4 歲的時候就約束自己,從而
使他到40歲時仍然保持良好的品行,你還應(yīng)該將這樣的指導體系融入到孩子的全
部個性當中,使它成為孩子個性的一部分。假如孩子的一生都被錄制在了一盤錄
像帶上,而且你可以往前“快進”數(shù)十年,你希望在帶子上看到的那個成年人具
有怎樣的品行呢?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人后具有:

    。敏感;

    。信心及堅實的自尊;

    。做出正確選擇的智慧;

    。建立親密關(guān)系的能力;

    。對權(quán)威的尊重;

    。解決問題的技能;

    。幽默感;

    。不懈地追求目標的能力;

    。誠實、正直;

    。健康的性意識;

    。責任感;

    。求知欲。

    一旦你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你就能夠著手去規(guī)劃如何實現(xiàn)這些目標。請你記
住,你的孩子并非像一張白紙那樣,可以讓你在上面寫上自己的種種愿望。孩子
的性格靠的是你和其他關(guān)鍵人物的引導,而不是塑造,你必須對孩子本人的個性
加以考慮。由于孩子們和父母親有著不同的氣質(zhì)和個性,而且每個家庭的生活方
式各不相同,父母對孩子的引導方式也就因人而異。盡管如此,不論父母和孩子
有著什么樣的性格,所有的教養(yǎng)方式都建立在一些最基本的思想之上。下面的十
個基本原則有助于你著手考慮在自己的家庭里如何實施對孩子的教養(yǎng),在本書的
后續(xù)章節(jié)中,我們將逐個地對這些基本原則展開討論。

    1.盡早建立親子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

    教養(yǎng)的基礎(chǔ)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健康的關(guān)系。要想知道如何教養(yǎng)自己的孩子,
你必須首先了解孩子。對孩子的了解深深地印刻在父母的心中,你可以稱之為
“直覺”,但是“直覺”這個用詞讓人感到多少有點神秘,會令父母們迷惑不解
(父母們可能會想:“我如何才能相信自己的直覺?我甚至連自己有沒有直覺都
不知道!”)。而“密切關(guān)系”這個詞就比較容易理解。我們把高度接觸的養(yǎng)育
方式稱為依附性養(yǎng)育(詳見第二章),通過這種養(yǎng)育方式,你可以建立起并且不
斷地加強你和孩子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為教養(yǎng)孩子奠定基礎(chǔ)。與孩子關(guān)系密切的父
母會對自己的孩子有深入的了解,因而他們能夠知道對孩子作出什么樣的期望是
合適的,并且會明白如何讓孩子知道他們的期望。另一方面,與父母關(guān)系密切的
孩子知道父母期望他們有什么樣的品行,并且為了讓父母高興,他們會盡力按父
母所期望的去做。這樣的父母與孩子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對他們來說行之有效的教
養(yǎng)方式。在第二章中,我們將為你描繪如何與你的嬰幼兒建立密切關(guān)系的途徑,
以便讓你能夠讀懂子女的行為從而作出適當?shù)幕貞?yīng),并且使你和孩子都能發(fā)揮出
內(nèi)心最美好的品格。在本書的其余部分,我們幫助你保持與孩子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
如果你在為人父母之初和子女的關(guān)系不夠穩(wěn)固,我們將幫助你重新建立起與孩子
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

    與子女關(guān)系不密切的父母由于不太了解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會對自己的教養(yǎng)
技巧缺乏信心,因此他們會為了弄明白孩子的行為而四處向?qū)<仪蠼獭K麄儑L試
著一個又一個的方法,盲目地尋找著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其實這些問題完全是
可以事先預(yù)防的。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間發(fā)生了教養(yǎng)問題,并且你感到你們之間
有距離的話,那么你和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可能需要加以改善。想改善你和孩子之間
的關(guān)系,永遠都不會為時太晚。當然,越早與孩子建立密切的關(guān)系,你對他的管
教就越容易進行。建立起與孩子的密切關(guān)系并且保持這種密切關(guān)系,這是教養(yǎng)子
女的基礎(chǔ),也是依附性教養(yǎng)方式的核心內(nèi)容。

    2.了解你的孩子

    “了解你的孩子”,這幾個字是對孩子的教養(yǎng)中最有用的詞語。你應(yīng)該了解
你的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需求與能力,你的教養(yǎng)技巧必須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而
改變,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需求。一個2 歲的孩子發(fā)脾氣時父母需
要做出的反應(yīng)與一個4 歲的孩子發(fā)脾氣時父母所要做出的反應(yīng)是截然不同的。在
后面的章節(jié)中,我們將指出怎樣的行為是正常的,怎樣的行為是不正常的,以及
父母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應(yīng)該怎么去做。

    了解適齡行為。父母與孩子之間許多沖突的發(fā)生都是因為父母期待孩子像大
人那樣去思考和行動。為了辨別什么才是真正的不良行為,你必須在孩子的每一
個成長階段都了解哪些行為對當時這個階段來說是正常的。我們發(fā)現(xiàn)教養(yǎng)自己的
第八個孩子比教養(yǎng)第一個孩子容易得多,主要是因為我們已經(jīng)掌握了教養(yǎng)孩子的
關(guān)鍵,我們知道子女什么樣的行為需要給予指導、需要我們耐心和幽默地對待,
什么樣的行為需要我們毫不含糊地加以糾正。我們會容忍孩子的那些與年齡和成
長階段相應(yīng)的行為(比如,大多數(shù)2 歲大的孩子都無法在餐館中安靜地坐定一兩
分鐘),但是我們會糾正孩子的無禮行為以及可能給孩子或他人造成危險的行為
(比如,我們會說:“你不可以爬到桌子上去”)。

    深入了解孩子的心思。小孩子的想法與大人是不同的。小孩往往會試著去做
一些傻事,也往往會有一些怪念頭——至少按大人的標準來看是這樣。如果你以
一個大人的觀點來評判小孩的行為,那會讓你也做出傻事。一個2 歲的小孩跑到
外面的大街上去,他并非是想跟父母過不去,而只是要去把他的球撿回來。欲望
突然間產(chǎn)生之后,緊接著就是行動,中間不會有任何的思考。如果一個5 歲大的
孩子非常喜歡小伙伴的玩具,她就會去把它“借”來。成年人在有了欲望之后可
能會停下來,掂量一下所要采取的行動的必要性、安全性以及是否道德,而小孩
子不會這么做。貫穿本書的內(nèi)容,我們將教會你如何用“孩子的眼光”來看問題,
從而讓你能夠了解是什么造成了孩子的行為,并且能夠想出辦法去對孩子的行為
加以引導。我們稱之為“先想孩子所想”。下面來看我兒子馬修的故事。

    我們的馬修在2 歲的時候是個十分專注的孩子。在玩游戲時他總是全神貫注,
到了該離開的時候總是很難讓他停下來。一天他正玩得起勁,到了我們要出門的
時間(我們的一個約會要遲到了),瑪莎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馬修硬抱到了門口,
馬修像一般2 歲大的孩子那樣吵鬧著、掙扎著。起初,瑪莎像平常那樣有一種
“嗨,這兒是我說了算”的想法,并且認為要馬修馬上服從自己是完全合情合理
的。但是當她把哭鬧、掙扎著的孩子抱出門的時候,她意識到自己的教養(yǎng)標準出
現(xiàn)了偏差,她并沒有用最佳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她所做的行為是出于她急著要去
赴約,并沒有顧及馬修的需要,馬修需要事先提醒、需要有一個逐漸的過渡。她
認識到在馬修正玩得高興的時候,突然要他停下來并不符合他的天性,盡管我們
的確有時間的限制。他并不是要公然地違抗他的媽媽,而只是忠實于自己的意愿。

    他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告別他原先的活動,于是她平靜地把他帶回到玩耍的地
方,同他一起坐下來,然后一起說“再見,玩具;再見,卡車;再見,小汽車。”

    直到他能夠從玩耍中輕松地擺脫出來。這只不過花了幾分鐘的時間,不這么
做的話,我們就得在車里把同樣的時間浪費在與馬修鬧別扭上。這不是一個什么
“技巧”

    或者“方法”;這種教養(yǎng)行為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相尊重,
以及瑪莎對馬修的了解。這么做完之后,瑪莎感覺很好,因為這么做讓她達到了
目的——沒費什么口舌就輕松地把馬修帶出了家門。她讓馬修學會了不用發(fā)脾氣
就能從玩耍中擺脫出來的方法,這就是我們所討論的教養(yǎng)的全部內(nèi)容。

    我們認識到,如果我們在做出決定時對孩子們的需求也加以考慮的話,那么
對他們的教養(yǎng)就會具有很好的效果,認識到這一點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
點。最初的時候我們總是感到擔心,害怕會讓孩子們控制了我們,因為我們在書
上讀到過好的父母總是能控制住局面,而且也從別人那里聽說過這一點,我們自
己就是帶著這樣的觀念長大的。然而,我們發(fā)現(xiàn)顧及孩子們的觀點實際上有助于
對他們加以監(jiān)督和管理。“了解孩子”成了我們懂得如何去教養(yǎng)他們的關(guān)鍵,他
們知道是我們在起著主導作用,因為我們會幫助他們成為聽話的孩子。爸爸媽媽
最了解他們,在他們心里和我們心里對這一點都確信無疑。

    3.幫助你的孩子尊重權(quán)威

    父母們,你們得管教好自己的孩子,這是教養(yǎng)入門里面的基本原則。但是,
你做了孩子的父母并不意味著你就能自然而然地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好一個值得
信賴的權(quán)威角色。如果你要求孩子必須聽你的話,“不然就會……”,他可能會
照你的話去做,但是,他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怕你而不是尊重你。“尊崇汝父汝
母”自古以來一直是一條給人以啟迪的教誨,并不是要孩子“怕”父母。尊崇既
意味著服從,又意味著敬重。

    如何才能讓子女尊敬你呢?一個權(quán)威的角色需要兼有和藹與睿智這兩種稟性。

    你首先必須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guān)系,要從照料嬰兒、逗寶寶開心做起。在
這么做的過程中,你就會逐漸地了解你的孩子,你的寶寶也會建立起對你的信任。

    對權(quán)威的尊重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chǔ)上的。一旦孩子信賴你會滿足她的需求,
她也就會信賴你給她作出的限制。有一天,我問一位母親為什么會對自己在孩子
面前的權(quán)威角色如此自信,她說:“我這么有把握,主要是因為對孩子的了解。”

    由于她了解她的孩子,她就能夠睿智地指導他們,并且確信他們會聽她的話。

    許多父母把管教孩子與控制孩子混為一談。睿智的、有權(quán)威的父母并不是直
接去控制自己的孩子,而是控制住局面,以便讓孩子能夠輕松地學會控制自己。

    子女回報給父母的是真誠的信任和敬重,而不是害怕和反抗。

    4.為孩子確定規(guī)則

    你必須為孩子確定規(guī)則,同時又必須創(chuàng)造條件使得這些規(guī)則容易遵循。孩子
們需要有劃定的界限。沒有界限,小孩子們就不能茁壯成長,甚至不能生存;他
們的父母也會不得安寧。去了解、學習嬰幼兒的處境,蹣跚學步的嬰兒總是精力
充沛的,富有探索的精神,這是他們的任務(wù)。而對環(huán)境進行控制是父母的任務(wù),
這包括兩個方面:限定合理的范圍以及提供環(huán)境,也就是說在家里營造一個環(huán)境,
使得孩子們?nèi)菀鬃袷卮笕私o他們劃定的限制。要管教一個滿地亂跑的幼兒,劃定
界限這一部分的任務(wù)就是要對快要惹上麻煩的、冒險探索的孩子說“不”;而提
供環(huán)境這一部分的任務(wù)是為孩子安排一個不會發(fā)生危險的家庭環(huán)境,讓身心都閑
不下來的小家伙們有一個玩耍和學習的安全場所。

    5.期待孩子服從管教

    孩子是否聽你的話取決于你的態(tài)度,你指望他順從你,他就會做到這一點;
如果你放任他,他也就不容易聽你的話。當我們問起那些聽話的孩子的父母為什
么他們的子女會服從管教時,他們都回答說:“因為我們期望他們聽話。”這句
話聽起來很簡單,可是許多父母都忽略了教養(yǎng)的這個基本道理。他們太忙了,他
們的孩子“太任性”,他們這么找借口:“這只不過是一個特殊的成長階段。”

    在孩子們出生后的最初幾年里,如果你不告訴他們,他們壓根兒就不明白什
么行為是可接受的、什么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一天晚上,在一個小朋友們喜歡去的餐館里,我們觀察到兩個家庭用截然不
同的辦法來處理同樣的教養(yǎng)問題。一個家庭2 歲半的小女孩在座位的隔板上爬來
爬去,一直不停,直到打攪了鄰座的顧客。父母輕聲地阻止她:“別這樣!”但
這并不能讓爬個不停的小女孩停下來。顯然,這個小女孩一點也不懂得這樣爬來
爬去是讓人不可接受的,她得到的信息是:“我們希望你別再爬來爬去。但是你
一定要爬,那是你的事,我們可不管。”另一個2 歲半的男孩卻得到了根本不同
的信息,做出了不同的行為。這個家庭的父親讓孩子坐到他的身邊,時不時與孩
子交談幾句,始終讓他參與到全家的談話中去。當這個小男孩開始爬來爬去的時
候,他父親馬上就制止他,溫和地把他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通過積極地引開孩
子的注意力,并且既尊重孩子又對他加以限制,這個父親向孩子傳遞了信息,讓
孩子知道大人希望他能夠克制自己,不要爬來爬去,因為那樣做會影響鄰座的顧
客。小男孩子得到的信息是:任何翻越隔板、爬過座位的做法都是不允許的,他
把這個經(jīng)歷留存在了他的記憶當中,等下次他們再去餐館時會回想起來,到時候
他大概很少再會去爬過座位。

    第二個家庭的父親是否表現(xiàn)出了對孩子行為的控制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他
的控制是理性的。如果把你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期望她服從你的管教,而損害了
親子關(guān)系的話,那么你就是濫用了對孩子的控制。如果你堅持要孩子對你順從,
并且?guī)椭⒆庸芎米约骸⒖刂谱约海敲茨憔褪窃谟靡环N良好的方式管教孩子,
能夠幫助孩子培養(yǎng)起內(nèi)在的控制力。請你記住,孩子們需要有所限制,以免感到
失去控制,而且他們也希望父母能夠固守這些限制。他們會不斷地試探這些限制
的底線,看看你是否會毫不動搖地堅持。假如你放棄了限制的底線,孩子就會感
到焦慮不安,覺得沒有一個人能夠強有力地控制他。對于孩子來說,他會為此提
心吊膽。

    在下面的章節(jié)中,我們將教你如何在孩子身上培養(yǎng)一種合作的態(tài)度,使他愿
意對你順從。此外,我們還將告訴你一些能夠引起孩子注意力的竅門,以及如何
讓孩子的注意力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以使孩子能夠理解你的想法。孩子只有在懂
得了你對他說的話之后,才能照著你的話去做。為了使你的孩子成長為一個好相
處的人,你必須設(shè)想他應(yīng)該具有什么樣的行為,然后幫助他去遵守這些行為。長
大之后,孩子會為此而感謝你。

    6.用榜樣來教養(yǎng)孩子

    你應(yīng)該樹立讓孩子效仿的榜樣。成長中的孩子的頭腦就像一塊海綿,吸收人
生的各種經(jīng)歷;它還像一架攝像機,捕捉著他聽到和看到的一切,把所有的圖像
存儲到腦海中為日后所用。這些存儲起來的圖像,尤其是被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人
物頻繁地重復(fù)的圖像,就構(gòu)成了孩子的個性——孩子的自我——的一部分。因此,
作為家長,你的任務(wù)之一就是提供良好的素材讓孩子去吸收。

    你可能會說:“但是我自己都做不到完美。”確實如此,沒有一個家長是十
全十美的。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我和瑪莎常常有這樣的感慨:“我們懂得所有
這些道理,但還是不斷地犯錯誤。”實際上,仿效完美的榜樣是危險的——不論
是父母還是孩子都達不到這么一個目標(話雖如此,還是有許多家庭試著去這么
做,因而受到了損害)。你的孩子所感受到的總體印象才是重要的,你偶爾犯點
小錯誤或者發(fā)泄一下感情,并不會給孩子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大人總是習
慣于發(fā)脾氣,那么憤怒也就成了孩子自身的一部分,孩子會認為這是人們對待生
活的方式。假如大人展示給孩子的是幸福和信任,偶爾才會有憤怒的訓斥,那么
孩子就看到了健康的榜樣:人們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都是開開心心的,但是有時候碰
到的麻煩事也會讓你生氣,你會面對這些問題,在解決了之后又會回到快樂輕松
的狀態(tài)。

    父母們,你們是孩子最先了解的人,是孩子生活中最早的照料者、最早的權(quán)
威、最早的玩伴、最早的男性和女性。你們?yōu)楹⒆哟_立了仿效的標準和榜樣,影
響著孩子對待權(quán)威的態(tài)度、與小伙伴一起玩耍的能力以及孩子的性別認同。你們
個性中的一部分將成為孩子個性中的一部分。的確,孩子的許多行為遺傳自父母,
不止一位父母曾這么說過:“他好像生來就這樣。”但是孩子的許多行為也受到
行為榜樣的影響。貫穿著本書,我們將告訴你如何為你的孩子樹立一個具有良好
教養(yǎng)的榜樣。

    7.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

    有正常感受的孩子也會有正常的行為。在本書的第一部分中,我們將告訴你
如何幫助孩子喜歡她自己。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如果有著正面的自我形象,那么就
容易被管教。她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因而會用有價值的方式來做出各
種行為。為了保持健康快樂的感覺,她會放棄一部分打算做的錯誤行為。當這個
孩子真的犯傻的時候,她會很快地回到正確的軌道上來,沒有太多的必要去責罰
她。

    然而,有著糟糕的自我形象的孩子就不是這樣。孩子的感受不正常,他就不
會有正常的行為,他的父母不相信他,因而他也無法信賴自己。不良行為的惡性
循環(huán)就這么開始了:孩子的不良行為越多,受到的責罰就會越多,這增強了他心
中的憤怒,并且降低了他的自信,從而又讓他做出更多的不良行為。這就是為什
么我們的教養(yǎng)方法主要強調(diào)從一開始就必須培養(yǎng)孩子內(nèi)在的良好感覺。在孩子的
一生中,他始終都要遭遇到一些能夠增強他自我價值的人和事,也會遭遇到另一
些削弱他自我價值的人和事,我們把這兩者分別稱為建設(shè)者和破壞者。我們會幫
助你為孩子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多遇到一些建設(shè)者而少碰到破壞者,當然也要讓你學
會成為一個建設(shè)者。

    8.塑造孩子的行為

    明智的家長就像一個園丁,他侍弄著花園中已有的花草,并且盤算著該增添
些什么。他知道他無法控制花園中已有的花草的習性,沒法去控制它們開花的時
間、它們的香味和顏色;但是他可以在花園中添加那些缺少的色彩,而且還可以
把花園擺弄得更漂亮。有時候鮮花盛開,十分美麗,讓你忘了雜草的存在;而有
些時候雜草又蓋過了鮮花。園丁們給花草澆水,打下樁子為花草扶正,修剪枝葉
讓花兒開得更加燦爛,并且還要鏟除雜草。

    孩子們生來就帶有一些行為特征,有些被發(fā)揚光大了,而另一些被克服掉,
這取決于孩子們被如何教養(yǎng)成人。另一些行為特征是通過灌輸和積極的鼓勵培養(yǎng)
起來的。所有這些行為特征合成了一個整體,最終形成了孩子的個性。父母作為
培養(yǎng)孩子的園丁,所使用的園藝工具是一些我們稱之為“塑造工具”的技巧,這
是一些歷經(jīng)時間檢驗的、在日常生活中使孩子的行為不斷進步的方法,它們能夠
幫助你修剪掉那些不利于孩子成長的行為,支持鼓勵那些有助于孩子成長的良好
品行。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塑造的目的在于循序漸進地向孩子灌輸一種觀念,讓孩子
認識到什么是“可接受的行為”,并且?guī)椭纬蓪α己眯袨榈恼J同感。孩子會
根據(jù)從自己心目中的權(quán)威人物那里得到的回應(yīng)來學習行為處事,這些學習到的行
為有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壞的。如果孩子做出良好行為后得到的回應(yīng)是鼓勵,
他就會受到激勵,繼續(xù)做出良好行為。而如果孩子做出良好行為后獲得的回應(yīng)是
厭煩,那么良好行為就會從孩子身上消失。盡管如此,如果孩子做出良好行為后
能得到大量的關(guān)注,尤其是如果孩子只有做出這樣的行為后才能獲得權(quán)威人物給
予的回應(yīng),那么不論這些關(guān)注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良好的行為都會在孩子身上
繼續(xù)下去。因此你必須細致地考慮孩子的哪些行為是你想要加強的,并且認真地
籌劃你該如何去加強這些行為。

    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塑造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一種“如果—那么”式的反應(yīng)(如
果比利的房間搞得亂七八糟,那么媽媽就應(yīng)該說“不把房間弄干凈,就不能到外
面去玩。”)最終,孩子就會把這些外加的行為塑造轉(zhuǎn)化為自己內(nèi)在的意志,逐
漸建立起自己內(nèi)心的“如果—那么”式的反應(yīng)體系,并且在此過程中學會對自己
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后果承擔責任(“如果我的房間搞得亂七八糟,那么在房間里玩
就不會開心,因此我最好把它弄干凈”)。這樣,他就學會了塑造自己的行為。

    孩子就好比是一個小花園,在他成長的各個階段,你應(yīng)該針對他的不同需求
來選擇不同的塑造工具。在后面的幾頁當中,我們要告訴你一些培植孩子這個小
花園的園藝竅門,幫助你大膽、自信地塑造孩子的行為,使孩子的性格有利于他
的成長。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將是一個十分可愛的人,會給生活這個大花園增添
亮麗的色彩。

    9.培養(yǎng)謹慎的孩子

    要成為一個有道德的孩子,既要有責任心,又要培養(yǎng)起良知,并且能夠設(shè)身
處地考慮他人的需求和權(quán)利。有道德的孩子有一種內(nèi)在的是非觀念,它是與內(nèi)在
的精神健康感緊密相連的。他的內(nèi)心懂得這么一個道理:“在我的行為正確時我
感覺良好,在我的行為錯誤時我感覺糟糕。”一個嬰兒能成長為一個有道德的孩
子的根本原因(這是本書的一個主要著眼點),一方面在于對自己和他人的敏感,
另一方面還在于預(yù)先判斷自己的行為會對別人產(chǎn)生什么影響、并且在采取行動之
前對此加以考慮的能力。你能夠幫助孩子發(fā)展起來的最有用的社會技能之一就是
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著想——考慮別人的權(quán)利和感覺的能力。從那些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
著想的人身上,孩子們能夠?qū)W會設(shè)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產(chǎn)生優(yōu)秀公民的最佳方
法之一就是培養(yǎng)敏感的孩子。

    除了教育子女學會對別人、對事情做出負責任的行為之外,你還應(yīng)該教會他
們對自己負責任。你能夠給孩子的一個最寶貴的生存手段就是作出明智選擇的能
力。你應(yīng)該在孩子的內(nèi)心建立起這么一個安全體系,不斷地向他發(fā)出提醒:全面
地考慮你將要做的事情。通過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孩
子就能夠?qū)W會在面臨重大的后果時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們對你的希望是:培養(yǎng)謹
慎的孩子。

    10. 交談和傾聽

    貫穿著本書的每一章,我們將為你講述一些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從而讓她不
會成為“父母的聾子”。孩子們心目中最好的權(quán)威人物都擅長與孩子們進行溝通。

    你是否能夠經(jīng)常深入淺出地以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同孩子講道理,會影響
到孩子是服從你還是違抗你(參見177 ~179 頁“教養(yǎng)交談”)。明智的教養(yǎng)者
們懂得如何讓一個內(nèi)心封閉的孩子敞開他的心扉,并且會遵循這么一條金科玉律
:你希望孩子以尊重的態(tài)度與你談話,那么你必須首先在交談中以尊重的態(tài)度對
待孩子。

    除了學會如何與孩子交談之外,學會如何傾聽孩子也同樣重要。獲得一個孩
子(或者成人)好感的最好辦法莫過于讓她知道你重視她的看法。對于你的孩子,
你處于監(jiān)管、控制的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可以怠慢她。在第8 章中我們會告
訴你如何幫助孩子辨別并且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一旦她能夠駕御自己的情感,
她就很可能會逐漸地理解、體貼別人的情感。

    上述的每一個教養(yǎng)要點都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你和你的孩子之間缺乏親密的
關(guān)系,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孩子,那么你就難以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權(quán)威人物,難
以成為孩子的好榜樣,也不可能成為孩子的行為塑造者和受孩子尊敬的導師。你
可能懂得一些有關(guān)行為塑造的心理學原理,但是只要你不與孩子作良好的溝通,
那些塑造行為的方法就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如果你不能讓孩子知道你希
望她服從你的管教,那么即使你與孩子之間關(guān)系親密,也并不能保證你的孩子會
有良好的教養(yǎng)。這十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教養(yǎng)組件構(gòu)成了本書所倡導的教養(yǎng)方法的基礎(chǔ)。

    你應(yīng)該把這十個組件綜合在一起加以應(yīng)用,這樣你就會有一個詳細的藍圖,
讓你能夠照著它來培養(yǎng)現(xiàn)在能給你帶來歡樂、將來能使你為之驕傲的孩子。

家長有問必答

學生年級:

聯(lián)系方式:

學生姓名:

意向?qū)W校:

擇校問題:

育路國際學校

微信二維碼

入學幫助熱線:400-805-3685010-51268841

非京籍入學

優(yōu)質(zhì)國際學校推薦 更多>>

  • 中加國際學校

    中加國際學校

    口碑極好,擁有上萬名畢業(yè)生!
  • 北大附屬實驗學校

    北大附屬實驗學校

    招收幼小初高學生及非京籍普通班學生
  • 黑利伯瑞國際學校

    黑利伯瑞國際學校

    黑利伯瑞中國分校,辦理澳洲學籍,免托福雅思考試。
  • 君誠國際雙語學校

    君誠國際雙語學校

    外教課程比例70%的國際學校
  • 海淀區(qū)尚麗外國語學校

    尚麗國際學校

    獲評海淀區(qū)家長滿意度最高的學校
  • 格瑞思國際學校

    格瑞思國際學校

    專注中美國際教育學校
2019年入讀國際學校 2019年入讀國際學校
  • 國際學校推薦
  • 口碑院校推薦
國際學校

我要給孩子
報學校

學生姓名: 手機:

育路幫您擇校調(diào)劑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自产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国产一级视频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丁香五月 | 亚洲欧美国产另类 | 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sm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