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選擇題三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09-04-29 14:54:21

1.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是( )。 
A.華生 
B.桑代克 
C.布魯納 
D.加涅 
答案與解析:選B。 
1903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這一專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所以,答案選B。 
2.教育心理學的誕生之年是( )。 
A.1903年 
B.1913年 
C.1924年 
D.1934年 
答案與解析:選A。 
1903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學》,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這一專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學發展的基礎,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名稱和體系由此確立。所以,答案選A。 
3.教育心理學是一門( )。 
A.理論性學科 
B.應用性學科 
C.具有理論性與應用性的學科 
D.邊緣性學科 
答案與解析:選C。 
教育心理學作為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不是一般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它擁有自身獨特的研究對象。因此,答案選C。 
4.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 
A.教育教學情境中師生教與學相互作用的心理過程、教與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 
B.學與教的心理規律,但以前者為主 
C.學與教的心理規律,但以后者為主 
D.學與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規律 
答案與解析:選A。 
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規律的科學。因此,答案選A。 
5.烏申斯基的代表作( ),對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 
答案與解析:選B。 
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對象》,&考&試大$對當時的心理學發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因此,答案為B。 
6.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是在( )年。 
A.1903 
B.1908 
C.1913 
D.1924 
答案與解析:選D。 
我國的教育心理學最初是從西方引進的,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因此,答案選D。 
7.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從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末為( )。 
A.初創時期 
B.發展時期 
C.成熟時期 
D.完善時期 
答案與解析:選C。 
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時教育心理學發展的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內容和體系出現了某些變化。教育心理學的內容日趨集中,教育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理論體系的學科正在形成。A初創時期是20世紀20年代以前,B發展時期是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末,D完善時期是20世紀80年代以后。因此,答案選C。 
8.20世紀初,我國出現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1908年由房東岳譯、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 
A.《教育實用心理學》 
B.《教育心理學》 
C.《教育心理大綱》 
D.《教育心理統計》 
答案與解析:選A。 
9.兒童已經具有了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性,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演,克服了思維的自我中心性,思維活動仍局限于具體的事物及日常經驗,缺乏抽象性,這在皮亞杰兒童智力發展階段中是屬于(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與解析:選C。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分為:①感知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的認知發展主要是感覺和動作的分化;②前運算階段:兒童的思維已表現出了符號性的特點,他們能夠通過表象和言語來表征內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但其思維仍是直覺性的、非邏輯性的,而且具有明顯的自我中心特征;③具體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已經具有了明顯的符號性和邏輯性,兒童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演,克服了思維的自我中心性,但兒童的思維活動仍局限于具體的事物及日常經驗,缺乏抽象性;④形式運算階段:這一階段兒童總體的思維特點是能夠提出和檢驗假設,能監控和內省自己的思維活動,思維具有抽象性,能在頭腦中設想出許多內容,這些內容可以與他們自身的經驗無關。因此,答案選C。 
10.如果兒童處于2~7歲年齡階段,那么它屬于皮亞杰兒童智力發展階段中的( )。 
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 
答案與解析:選B。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關于年齡的劃分如下:感知運動階段為0~2歲;前運算階段為2~7歲;具體運算階段為7~11歲;形式運算階段為1l、12~15、16歲。因此,答案選B。 
11.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體驗著能力的實現的是( )。 
A.學前期 
B.青年期 
C.學齡期 
D.成年早期 
答案與解析:選C。 
埃里克森將個體的發展劃分為八個階段,同時指出了每一個階段的主要發展任務。①嬰兒期(0~2歲):滿足生理上的需求,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②兒童早期(2~4歲):獲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意志的實現;③學前期(4~7歲):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④學齡期(7~12歲):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體驗能力的實現;⑤青年期(12~18歲):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亂,體驗忠誠的實現;⑥成年早期(18~25歲):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⑦成年中期(25~50歲):獲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滯感,體驗關懷的實現;⑧成年晚期(50歲至死亡):獲得完善感并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智慧的實現。因此,答案選C。 
12.根據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人處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亂 
B.獲得勤奮感而克服自卑感 
C.獲得親密感以避免孤獨感 
D.獲得主動感和克服內疚感 
答案與解析:選A。 
原理同上題。 
13.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是( )。 
A.自我意識 
B.自我認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答案與解析:選A。 
自我意識是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是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考&試/大$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統一起來的核心力量。同時,一切社會環境因素對人發生影響,都必須通過自我意識的中介。因此,答案選A。 
14.造成個體認知過程方面的差異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A.認知方式和認知途徑 
B.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 
C.思維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水平和認知水平 
答案與解析:選B。 
認識過程是指學生借以獲得信息、做出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心理過程。該過程因個體之間的不同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而存在個別差異。因此,答案選B。 
1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A.比納—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納量表 
C.比納—推孟量表 
D.韋克斯勒量表  答案與解析:選B。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納量表,簡稱S—B量表。該量表最初由法國人比納和西蒙于1905年編制,后來由斯坦福大學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訂而聞名于世。因此,答案為B。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在线官网观看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 日韩在线欧美精品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