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公安招警考試預測試卷(3)
來源:發布時間:2009-05-18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1.我國公安機關是兼有刑事司法職能的行政機關,其刑事司法職能主要表現在( )
A.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偵查的職能
B.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執行刑罰的職能
C.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審判職能
D. 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承擔檢察職能
2.公安機關是武裝性質的國家行政機關,體現在( )
A.進行武裝特點的公安業務訓練
B.有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機動快速的反應能力
C.有適應于對付復雜的治安情況和突發事件的戰斗機制
D.根據國家的統一裝備標準,配備警用武器以及其他武裝設施,著制式警服
3.治安行政處罰,是公安機關依法對不履行治安法規所確定的義務或者危及社會治安秩序,情節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依照治安管理法規的規定而實施的行政處罰。公安機關有權作出的治安行政處罰的種類有( )
A.責令停產停業
B.沒收違法所得或者非法財物
C.行政拘留
D.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4.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社會穩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內容:
A.積極防范和制止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
B.堅決懲治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違法犯罪分子
C.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積極預防、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依法化解社會矛盾和群眾糾紛,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D.依法進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5.對于公安工作的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
A.公安工作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政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B.是依據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保衛國家安全與社會治安秩序的專門工作
C.是我國政府的重要行政行為
D.是保衛國家安全、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專門工作
6.公安專業工作的危險性體現在( )
A.采取強制的、暴力的手段制服正在實施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
B.對付犯罪分子的暴力反抗、拘捕、報復、襲擊等
C.在處理治安案件或事件中受到不法分子的毆打、傷害等
D.在同火災、水災、風災、地震等災害斗爭中,他們冒著生命危險進行工作
7.近些年來,公安工作既發揚傳統,堅持走群眾路線,又不斷探索,不斷開拓,創造了公安工作的新形式,積累了一些新經驗,( )
A.公安工作納入了法制軌道
B.拓寬了警民聯系的新渠道
C.創造了警民協作的新形式
D.形成了群防群治的新局面
8.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目標是( )
A.要使已經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受到應有的制裁,要防范一切可能的治安危害發生
B.力求減少產生犯罪的社會條件,帶動社會的改造
C.預防和懲罰違法犯罪行為,預防和處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
D.在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秩序、帶來經濟效益等方面多產生積極的影響
9.下列選項中,屬于建立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社會工程的具體內容的有( )
A.宣傳組織群眾,幫助群眾掌握法律和政策,將群眾工作納入法制軌道
B.把群眾工作貫穿于各項公安專門工作之中
C.治安工作社會化
D.警民結合形式多樣化
10.教育與處罰相結合政策的基本要求是( )
A.以教為主,寓教于罰
B.教育多數,處罰少數
C.當罰則罰,罰如其分
D.以罰為主,罰如其分
11.我們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關于公安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
A.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公安工作,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工作的決定》
B.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總目標,牢牢把握維護好重要戰略機遇期社會穩定的總要求
C.不斷增強大局意識、政治意識、憂患意識、群眾意識和法治意識,堅持與時俱進,堅持執法為民,大力推進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全面提升公安工作的水平和公安隊伍的戰斗力
D.切實擔負起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政治和社會責任
12.公安群眾工作信息化的內容主要有( )
A.通過信息宣傳去教育、動員、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B.將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公安對策及時公布于眾
C.取得群眾支持,并將群眾中的治安信息及時反饋
D.建立健全警民溝通的信息網絡
13.下列屬于公安行政強制措施的是( )
A.勞動教養、收容教育
B.強制戒毒、強制治療、強制約束
C.查封、扣押、凍結
D.沒收財產
14.對下列人員可以適用勞動教養的是( )
A.危害國家安全情節顯著輕微,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B.結伙殺人、搶劫、強奸、放火、綁架、爆炸或者拐賣婦女、兒童的犯罪團伙中,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C.數次賣淫、嫖娼的
D.在“非典”時期制造恐怖氣氛、造成公眾心理恐慌,尚不夠刑事處罰的
15.取保候審中的保證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 )
A.有固定的工作
B.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C.與本案無牽連
D.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16.違反治安管理的精神病人( )時才不予處罰。
A.必須是處在精神病正在發作
B.患病的程度是不能清楚辨認自己的行為
C.患病的程度是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
D.患病的程度是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
17.新的歷史時期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接受社會監督的途徑和形式有( )
A.建立警務公開制度
B.110接受群眾投訴制度
C.聘請特邀監督員制度
D.警民論壇
18.加強公安隊伍正規化建設的重要性體現在( )
A.公安機關的性質和特點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加強公安隊伍的正規化建設
B.有利于增強公安隊伍防腐拒變能力,自覺抵制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襲
C.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正規化建設
D.加強公安隊伍的正規化建設是解決當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諸多不規范問題的迫切需要
19.堅持科技強警,提高公安隊伍的戰斗力的途徑有( )
A.堅持向科技、教育要警力,要戰斗力
B.把教育、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C.不斷提高公安隊伍的文化素質和業務素質,提高公安裝備的科技含量
D.用現代科技武裝公安機關,以適應打擊日益嚴重的職業化、技能化、智能化的刑事犯罪的需要
20.經濟建設是全黨全國工作的大局,公安機關必須自覺服從服務于這個大局,積極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努力為現代化建設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各級公安機關和每一個公安民警要( )。
A.深入調查研究本地區的社會治安形勢,查找隱患,掌握重點,制訂方案
B.“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構建靈活多樣的群防群治網絡,積極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預防和減少犯罪的的多種實現形式,加強對整個社會治安形勢的把握和控制
C.各級公安機關和民警必須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對敵斗爭的極端復雜性
D.充分認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社會治安問題的復雜性和反復性,針對新情況、新問題,要敏銳反應,主動出擊
一、判斷題
1.× 我國政權的專政職能,是通過人民解放軍、公安機關、安全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和司法行政機關等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來實現的。
2.× 由于警察所賴以生存的社會條件是不斷發展的,并呈現出一定的階段性,警察的發展史也隨之顯現出一定的階段性。一般分為萌芽期的警察、古代警察和近代警察。
3.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于2005年8月28日通過,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4.× 管制權的主體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公安機關。
5.√
6.√
7.×根據緊急處理暴力犯罪或重大治安災害事故、追捕逃犯、搶險救災的需要,公安機關依法可以征用急需的人員、物資和場所。
8.× 刑事強制工作,即依據《刑事訴訟法》對被告所采取的拘傳、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拘留和逮捕的工作。
9.× 公安工作在戰略戰役部署與實施上,在法制與政策的結合上,在多部門橫向協同上,要高度統一。
10.× 接受110報警屬于公安指揮工作的一種。
11.× 組織領導,是實現黨對公安機關領導的組織保證。其實現途徑是健全公安機關各級黨組織,嚴密組織制度,加強領導管理。
12.× 一切為了群眾,這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出發點。這就是要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與履行自己的職責統一起來,一方面有效的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利益不受侵犯。
13.√
14.× 社區警務戰略的要求是:以社區為依托,立足社區,服務社區,依靠社區,優化警務配置,規范警務運作,切實做到警力下沉,警務前移,警民攜手,預防犯罪,減少發案,共創安全社區,逐步建立起與新型社區管理體制相適應的社區警務運行機制。
15.× 監獄和勞動教養管理機關要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不斷的提高教育改造質量,實行改造工作的“向前、向外延伸”,動員全社會參與和支持改造工作。
16.√
17.× 專門機關與廣大群眾相結合的方針,是指導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各項活動的基本方針,公安機關和廣大群眾結合得好不好,責任在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方面。
18.× 所謂依法從重,是指依照《刑法》的規定,在量刑幅度以內從重處刑。所謂依法從快,是指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審理案件的時限以內迅速的審結案件。
19.× 處罰也是一種教育,其目的是通過處罰促使違法者幡然醒悟,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所以要寓教育于處罰的全過程。
20.√
21.× 搜查時,應當有被搜查人或者他的家屬、鄰居或者其他見證人在場。
22.√
23.√
24.× 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實施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應從重處罰。
25.× 收容教養,是指對不滿16周歲而不予刑事處罰的少年犯罪人員,集中進行文化教育、法律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的一種行政強制措施。
26.√
27.× 為了更好的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加強公安隊伍建設,公安部于1999年6月10日發出了《關于在全國公安機關普遍實行警務公開制度的通知》,決定在全國公安機關普遍實行警務公開制度。
28.× 人民警察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非法拘禁剝奪了公民的人身自由的,應承擔行政賠償。
29.× 公安隊伍的正規化建設,就是指根據公安機關的性質、任務和工作特點,依據《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規,在公安機關的組織機構、勤務機制、管理方式、教育訓練、監督制約、警務保障等方面實現標準化、程序化、法制化和科學化,使公安機關指揮暢通、內務規范、工作高效、保障有力。
30.√
二、單項選擇題
1.C 2.A 3.B 4.A 5.C
6.D 7.C 8.D 9.B 10.A
11.B 12.A 13.B 14.C 15.B
16.B 17.A 18.C 19.C 20.D
21.A 22.A 23.A 24.A 25.A
26.C 27.A 28.B 29.A 30.A
三、多項選擇題
1.AB 2.ABCD 3.CD 4.ABCD 5.ABCD
6.ABCD 7.BCD 8.ABD 9.ABCD 10.ABC
11.ABCD 12.ABCD 13.ABC 14.ABCD 15.BCD
16.AD 17.ABC 18.ACD 19.ABCD 20.ABCD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