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考查的知識范圍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和意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及其歷史形態。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中的偉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和基本特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人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提高道德素養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3.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時代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科技革命。馬克思主義哲學與現代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及其理論成果。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的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二)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 1.物質及其存在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觀及其意義。物質與運動,運動與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 2.人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 實踐的本質含義、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實踐的主體和客體及其相互作用。人對物質世界的實踐把握的基本環節。自在世界與人類世界的關系。 3.意識與世界的物質統一性 意識的產生、本質及其能動作用。世界的統一性和多樣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有變化,“實踐的本質”改為“實踐的本質含義”。)
(三)世界的聯系、發展及其規律 1.世界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 聯系的客觀性、普遍性和多樣性。聯系與系統。發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發展的實質。發展的過程性。規律及其客觀性。現象和本質。必然性和偶然性。原因和結果。可能性和現實性。 2.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和質變、肯定和否定及其關系 事物存在的質、量、度。事物發展中的量變和質變及其相互轉化。事物發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辯證關系。辯證的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3.對立統一規律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辯證關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中國傳統哲學中矛盾觀及其現代意義。 堅持唯物辯證法,反對形而上學。科學發展觀與唯物辯證法。 (注:與去年大綱相比,本章的內容沒有任何變化。)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8考研政治理論課大綱(政經)(三) |
|
閱讀下一篇:2008考研政治理論課大綱(哲學)(二)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