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一、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1.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 在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中,社會主義的因素不論在經濟上還是在政治上都已經居于領導地位,但非社會主義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會主義因素的優越性和領導地位,加上當時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的國際條件,決定了社會主義因素將不斷增長并獲得最終勝利,非社會主義因素將不斷受到限制和改造。社會主義因素與資本主義因素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限制與反限制、改造與反改造的斗爭。這種矛盾的斗爭和結果,決定著中國社會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發展方向。我國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屬于社會主義體系的,是逐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的社會。 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1)內容: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實現的可能性: 第一,我國已經有了相對強大和迅速發展的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為發展生產、抵御自然災害,廣大農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在合理調整工商業的過程中,出現了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統購包銷、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形式。第四,當時的國際形勢也有利于中國向社會主義過渡。 二、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1.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1)農業、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一,積極引導農民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以互助合作的優越性吸引農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確分析農村的階級和階層狀況,制定正確的階級政策。第四,堅持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采取循序漸進的步驟。 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黨和政府采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在方法步驟上,從供銷合作人手,逐步發展到走生產合作的道路。 (2)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第一,用和平贖買的方法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第二,采取從低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第三,把資本主義工商業者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社會主義勞動者。 2.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第一,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第二,采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進行改造。 三、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1.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 三大改造的勝利完成,使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已占絕對優勢,社會主義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的經濟基礎。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已經建立起來。 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基本建立的同時,我國的政治領域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 我國社會的階級關系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變化。 2.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大意義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是我國幾千年來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全面確立,是俄國十月革命以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和社會生產資料的主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辟了道路。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報考知識全集及政治理論基干知識全集7 |
|
閱讀下一篇:2010報考知識全集及政治理論基干知識全集9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