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的政治基礎與發展目標 中共十七大今天在北京開幕,這次大會影響深遠,意義重大,引起了中外各界的高度關注,此次會議將為中國未來發展制定藍圖。 當然,外界更關注作為中共總書記胡錦濤今天在大會上做的政治報告,這個報告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是胡錦濤第一次在黨代會上向世人宣示其治國理念和治國方略。 在分析這份重要的政治綱領之前,我們應該先分析一下當前中國的狀況和發展形勢,這樣更容易理解政治報告的內涵與前提。 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中國的崛起已經成為一個不容質疑的事實,以下數據可以說明這種趨勢: 2001年 2006年 GDP 109655.2億元 209407億元 外匯儲備 2121.65億美元 10663億美元 居民存款 73762億元 161587億元 對外貿易 5096.5億美元 17607億美元 全球排名 6 4 這組數據反映了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總量增加了一倍,外匯儲備增加了近五倍,居民存款增加了一倍多,全球排名前進了兩位。2001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只是美國的11.3%、日本的27.3%,到去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達到美國的17.9%、日本的52.9%。今年中國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已經沒有懸念。 隨著經濟發展,經濟資源日益壯大,中國在社會發展方面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公共服務領域最值得稱道的是全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取消農業稅和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在政治上,修改憲法保護私人財產,完成了《物權法》的立法和實施,都是重要的成果。 在這個背景下,胡錦濤作為中國最高決策者的視角與他的前任不太一樣,我們從政治報告的標題能夠看出其中的異同。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當時的總書記江澤民向大會做的政治報告題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此時的中國改革初見成效,經濟發展進入正常軌道,當時的中共需要一個執政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建設小康社會。 今年的十七大,胡錦濤的政治報告的題名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這個題名有兩層含義,一是表明現在的國策對以往政策的繼承性,二是表明現行國策需要更新更遠大的目標。 報告的第二部分旗幟鮮明地把十七大放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當中,就是說,十七大的發展并非空中樓閣,而是在過去近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基礎上的延續,不僅如此,十七大延續了這些成就的政治基礎。這一點是胡錦濤政治報告中最重要的部分。 當然,胡錦濤在這個重要的政治綱領中著重強調了他的治國理念,就是科學發展觀,他的治國方略就是構建和諧社會。在這個基礎上,胡錦濤為中共制定的更新更遠大的目標,從而為小康社會這個概念注入更多的內涵與要求。 |
熱門資料下載: |
考研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聶榮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十七大胡錦濤報告解讀之二 |
|
閱讀下一篇:“形勢與政策”試題命制規律(一) |
|
|
報考直通車 |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難度分析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匯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九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八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七 |
·201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政治真題(六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二)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參考答案及解析(一)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四)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三) |
·2011年考研政治入門測試(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