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特點:解放軍在數量并未占優勢(敵我軍事比為三比二),便發起全國性戰略反攻,人民解放軍主力打到外線去。 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是怎樣與民主黨派的團結合作的? 。1)重慶國共談判和政協會議期間,各民主黨派作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產黨一起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獨裁政策,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國民黨當局撕毀政協協議、發動全面內戰時,民主黨派中的大多數同共產黨保持一致,拒絕參加國民黨一手包辦的“國民大會”、反對國民黨炮制的 “憲法”。 。3)民主黨派的許多成員積極參加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民盟李公樸、聞一多,杜斌丞等為此被國民黨暗殺。) 。4)在人民解放戰爭轉入戰略反攻并且取得節節勝利的形勢下,1948年初,各民主黨派都公開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邊,同共產黨一道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斗。 4、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召開。其主要內容是: (1)規定了全國勝利后中國共產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應當采取的基本政策。 (2)指出了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 。3)在中國共產黨自身建設的問題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要求。(“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5、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是如何闡明中國共產黨的建國主張的? 1949年6月30日,毛澤東發表了《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系統地闡明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新中國的主張: (1)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 。2)主要是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因為這兩個階級占了中國人口的80%-90%。推翻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都主要依靠這兩個階級的聯盟。 (3)為建立新中國,必須利用一切于國計民生有利的城鄉資本主義因素,團結民族資產階級。但是民族資產階級不能充當革命的領導者,也不應當在國家政權中占主要的地位。 。4)毛澤東指出:總結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 重要考點講解 三、論述題 1、如何認識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國內三種建國方案和兩個中國之命運的較量。 第一種是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這個建國方案背離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隨著新中國的誕生,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 第二種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這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因為:帝國主義不容許;民族資產階級在經濟上、政治上的軟弱性,使得它們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斗爭,從而為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民族資產階級中的絕大多數最終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綱領。 重要考點講解 三、論述題 1、如何認識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國內三種建國方案和兩個中國之命運的較量。 第三種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其政治代表是中國共產黨。其建國方案是: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這一方案是引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從而為實現國家富強開辟道路的科學的建國方案 2、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1)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口號中提出: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各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并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2)各民主黨派熱烈響應。 · 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請,陸續進入東北、華北解放區。(在哈爾濱的民主人士章伯鈞等提出,政治協商會議即等于臨時人民代表會議,即可產生臨時中央政府。這個意見為中共中央所接受。) · 1949年1月22日,李濟深、沈鈞儒等民主黨派的領導人和著名的無黨派民主人士55人聯合發表《對時局的意見》,一致擁護中共提出的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的主張。這個政治聲明表明,中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自愿地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決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擁護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國。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同全國各界人民代表一道參加建立新中國的各項籌備工作。 3、政協《共同綱領》有哪些重要內容? 在1956中國年第一部憲法頒布前,《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性質。 。1)規定了關于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國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政權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 “各級政權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政體及其組織原則)此項規定,是《共同綱領》最基本、最核心的內容。這項規定也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執政地位。 。2)規定了新中國的基本的民族政策。《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案魃贁得褡寰劬拥牡貐^,應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3)規定了新中國的經濟工作方針。《共同綱領》規定: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國家應調劑國營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等,使各種社會經濟成分在國營經濟領導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4)規定了新中國的外交工作原則!豆餐V領》規定: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 4、中國革命勝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黨的領導: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的政黨,不僅代表著中國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和全中國人民的利益。中國共產黨是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以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即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能夠制定出適合中國情況的、符合中國人民利益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為中國人民的斗爭指明正確的方向……“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边@是中國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體驗所確認的客觀真理。 。2)人民的廣泛參加: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民族資產階級也逐步向共產黨靠攏。沒有廣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廣泛參加和大力支持,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3)國際的幫助:中國革命之所以能夠贏得勝利,同國際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5、試論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 。1)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中存在著兩個聯盟:一個是勞動者的聯盟,這是基本的、主要的;一個是勞動者與非勞動者的聯盟,這是輔助的、同時又是重要的。必須堅決依靠第一個聯盟,爭取建立和擴大第二個聯盟! 鞏固和擴大統一戰線的關鍵,是堅持工人階級領導權,率領同盟者向共同的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對資產階級采取又聯合、又斗爭的政策。 。2)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斗爭作為主要形式!ぶ袊奈溲b斗爭實質上是工人階級領導的農民戰爭。必須深入農村進行土地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才能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勝利。·必須建立一支在共產黨絕對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這支軍隊必須實行一系列具有中國特點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3)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ぴ谵r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的中國,建設一個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黨,是極其艱巨的任務。毛澤東的建黨學說成功地解決了這個難題。· 中國共產黨的建設,是密切地聯系著黨的政治路線進行的!な紫戎攸h的思想建設,用工人階級思想克服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培育和發揚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密切聯系群眾和自我批評的作風;創造了在全黨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整風形式等。 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斗爭實踐中,成為了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斗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成為了全國各族人民擁戴的領導核心。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8) |
|
閱讀下一篇:09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6)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