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毛澤東怎樣分析中國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條件的? 毛澤東1928年10月和11月,寫作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文章,科學回答了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原因和條件。 (1)中國是一個幾個帝國主義國家間接統治的政治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這是紅色政權能夠存在和發展的根本原因。(城鄉分立,軍閥割據、國家大等) (2)國民革命的影響。 (3)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向前發展。這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兩個客觀條件。 (4)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 (5)共產黨組織的堅強有力和各項政策的正確貫徹執行。這是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兩個主觀條件。 5、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中的階級路線和土地分配方法什么? 20世紀30年代初期,毛澤東還和鄧子恢等其他同志一起規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階級路線和土地分配方法。 階級路線表述為:堅定地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 土地分配方法:以鄉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 6、為什么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內連續發生“左”傾錯誤? 在20世紀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中共黨內先后出現了“左”傾盲動主義、“左”傾冒險主義和“左”教條主義錯誤,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八七會議以后,黨內一直存在著的濃厚的近乎拼命的沖動,始終沒有能夠從指導思想上得到認真的清理。 (2)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準備不足,理論素養還不高,實踐經驗也很缺乏,王明又時時搬出馬克思主義的詞句來嚇唬人,容易使一些干部受到蒙騙。 (3)共產國際的干預以及對王明的全力支持,更使許多人失去了識別和抵制能力。 重要考點講解 三、論述題 1、國民黨政權、統治下的社會經濟狀況是怎樣的?為什么要推翻國民黨反動政權的統治? 國民黨實行獨裁專制統治,其統治下的社會狀況是 (1)帝國主義控制更緊:國民黨政府是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建立的,從1927年國民黨政府成立到1937年,帝國主義的經濟勢力在中國得到進一步擴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國的經濟命脈。國民黨內蔣介石集團從總體上看是以英美為自己的靠山。 (2)封建地主經濟仍占優勢。國民黨統治時期,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優勢地位的,仍然是封建經濟。 (3)官僚資本迅速膨脹。 官僚資本:是中國的壟斷資本,它控制了全國的經濟命脈。這個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結合在一起,成為國家壟斷資本。這個壟斷資本這就是蔣介石反動政權的經濟基礎。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主要靠控制金融、商業投機、壟斷工業,擠壓排斥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后。 綜上所述: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代表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利益,在本質上是與北洋軍閥一樣的。因此,在當時,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目標。 2、遵義會議的主要內容和意義什么? 內容: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總: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 分: (1)經過激烈的爭論,多數人同意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意見,批評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錯誤。 (2)會議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后不久,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新的三人團,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 意義: (1)遵義會議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挽救了中國共產黨、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領導,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三個挽救,一個轉折) (2)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義會議的一系列重大決策,是在中國共產黨同共產國際中斷聯系的情況下,獨立自主地作出的。) (3)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具有自我凈化(具有自身糾錯能力)和自我發展的能力的,通過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誤的教訓,不斷地把黨及黨所領導的革命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 3、試論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及其重要的歷史意義。 (1)它粉碎了國民黨“圍剿”紅軍、消滅革命力量的企圖,是中國革命轉危為安的關鍵。 (2)通過長征,把中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了西北,這為迎接中國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準備了條件。(3)長征保存并錘煉了中國革命的骨干力量。盡管經過長征,革命的力量遭受嚴重損失,但是,這些保存下來的、經歷了千錘百煉的骨干,是黨和紅軍極為寶貴的精華。 (4)長征播撒了革命的火種。它向沿途的人民群眾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各族人民才能翻身得解放。 (5)長征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
熱門資料下載: |
< |
自考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09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6) |
|
閱讀下一篇:09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4)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熱點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