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網
 自考動態  報考指南  考試政策  復習指導  課程設置  自考試題  自考就業  考生故事  助學單位  自考論壇 
 公共課: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經濟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法學類: 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文學類真題|模擬題|筆記串講  高校招生  網絡課堂

自考政治經濟學(財經類)助學指導二

作者:不明   發布時間:2009-07-11 17:24:00  來源:網絡
  • 文章正文
  • 資料下載
  • 自考圈
  • 論壇

  8、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條件:土地的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的差別和同一塊土地上連續投資勞動生產率不同。(2)原因:對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原因是:第一,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得經營優等和中等地的農業資本家都能獲得超額利潤。第二,土地的資本主義經營壟斷,使農業中獲得的超額利潤可以長期穩定地存在。(3)源泉:超額利潤。

  9、絕對地租產生的條件、原因和源泉是什么?

  答:(1)條件: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2)原因:土地所有權的壟斷。原因是:第一,土地私有權的壟斷,是農產品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有可能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第二,土地私有權的壟斷,使農產品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必須留在農業部門形成絕對地租。(3)源泉: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它是農產品的價值高于社會生產價格的差額。

  第九章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與發展

  1、壟斷價格為什么并不違背價值規律?

  答:壟斷價格形成以后價值規律依然發揮作用。原因是:(1)壟斷利潤是通過壟斷價格而獲取的。壟斷價格的確定,不可能完全脫離商品的價值,價值仍然是價格的基礎。(2)壟斷價格并沒有也不可能增加商品的價值總量,壟斷價格出現以后,全社會的商品價格總額仍然等于商品的價值總額。(3)壟斷利潤仍然是雇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和其他勞動者創造的一部分價值。可見,壟斷利潤的獲得不過是把其它商品生產者的一部分剩余價值轉移到資本家手里,并不是對價值規律的破壞。所以,壟斷價格形成以后價值規律依然發揮作用。

  2、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是怎樣形成的?它們如何實現其在經濟和政治上的統治?

  答:金融資本是指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融合或混合成長而形成的一種新型資本。其形成的途徑有:首先,壟斷的大銀行通過貸款或購買股票來控制和支配大工業企業,或通過直接投資創辦工業企業;其次,壟斷的大工業企業把資本滲透到銀行業;再次,在大工業企業和大銀行資本融合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人事結合,雙方的壟斷資本家或其代理人互兼對方的要職。金融寡頭主要通過“參與制”實現其經濟上的統治,通過“個人聯合”的方式實現其政治上的統治。

  3、壟斷為什么是壟斷資本主義的經濟實質?

  答;壟斷是帝國主義本質的、有決定意義的經濟關系,是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原因是:(1)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治地位,是進入帝國主義階段的標志。(2)壟斷是帝國主義的五個基本經濟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和共同基礎。(3)壟斷是帝國主義國家國內和國際生產關系的實質。(4)壟斷的統治加深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及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其它矛盾。(5)壟斷資本在經濟生活中主宰了一切,必然把壟斷統治滲透到上層建筑和社會生活的各方面,控制著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科學、文化、藝術、教育等各個領域,壟斷成為帝國主義國家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基礎。

  4、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宏觀經濟管理和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答:(1)對國家壟斷資本的管理和調節。國家直接對國家壟斷資本的再生產進行管理和調節,并通過國家壟斷資本再生產的正常進行來調節整個社會資本的再生產。(2)對部分國有壟斷資本的管理和調節。有兩種情況:一是國家掌握控股權的企業,其經濟活動是由國家通過計劃和政策進行管理和調節;二是私人壟斷資本掌握控股權的企業,國家利用各種優惠條件對這類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宏觀調節。(3)對私人壟斷資本的宏觀管理和調節。國家通過財政、信貸和其他手段,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實現對私人壟斷資本的調節和管理。(4)實行經濟“計劃化”調節社會經濟。這種調節手段對社會經濟的增長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使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得到一定的緩解。

  第十章   壟斷資本主義的國際經濟關系和經濟全球化

  1、壟斷資本國際化怎樣形成的?其實質是什么?

  答:資本國際化是壟斷資本為追逐高額利潤而對外擴張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經濟現象。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階段,資本國際化是通過國與國、國家與地區之間的商品交換形成國際市場和國際分工體現出來,主要是商業資本的國際化。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壟斷資本國際化是通過資本輸出并帶動商品輸出,形成國際壟斷組織,從經濟上瓜分世界,最后形成壟斷資本主義時期的殖民體系等體現出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壟斷資本的進一步國際化的突出特點就是產業資本的國際化。壟斷資本國際化和各種形式的國際壟斷組織及國際壟斷同盟的發展,其實質仍然是為了謀求私人壟斷資本或國家壟斷資本的共同利益。這些國際壟斷組織和國際壟斷同盟進行的國際經濟調節,從根本上說都是為了維護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為他們攫取高額壟斷利潤服務的。

  2、20世紀8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進入20世紀80年代,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明顯加快,范圍和規模大大擴展,其根本原因是:(1)新科學技術,特別是計算機、通信技術、信息網絡的廣泛應用。(2)國際貿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3)國際資本流動增強。

  3、經濟全球化的作用有哪些?

  經濟全球化具有雙重作用:(一)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1)經濟全球化有利于實現資源在全球范圍的優化配置,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經濟全球化加速了技術轉讓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3)經濟全球化必然導致國際經濟調控的加強,使國際經濟組織和規則不斷完善,對世界經濟發展起著促進作用。(4)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緩和國際上的一些矛盾。(二)經濟全球化的負面作用。(1)經濟全球化增大了各國經濟連帶波動的風險。(2)經濟全球化在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下,會使各國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3)經濟全球化在舊的國際經濟秩序下使發展中國家付出的代價巨大,發達國家分享更多利益。經濟全球化的雙重作用表明,它既為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又帶來嚴峻的挑戰,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趨利避害,促進經濟全球化朝著有利于實現共同繁榮的方向發展,使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從中受益。

  4、什么是跨國公司?怎樣評價戰后迅速發展起來的跨國公司?

  答:(1)跨國公司是指壟斷資本主義國家中那些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設立子公司和分支機構,從事生產、銷售、金融等經營活動,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的大壟斷企業。戰后跨國公司迅速發展已成為國際壟斷組織的主要形式。目前,跨國公司在世界生產和國際貿易中居支配地位。(2)戰后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是生產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它的發展又推動了生產和資本的進一步全球化。(3)跨國公司是壟斷資本對外擴張和掠奪的工具。它通過遍布國外的子公司,在經濟上控制所在國的銷售市場和原料來源,攫取高額壟斷利潤。在政治上干預所在國的銷售市場和原料來源,攫取高額壟斷利潤。在政治上干預所在國的內政,扶植為跨國公司服務的政治代理人,建立國中之國。

  第十一章   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

  1、為什么壟斷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會出現兩種趨勢?

  答:在壟斷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展存在著兩種趨勢,即迅速發展的趨勢和停滯的趨勢。第一,經濟迅速發展趨勢:(1)生產力總是經常處于不斷變化與發展的過程中。(2)競爭促使壟斷組織關心和改進技術,采用先進設備。(3)軍備競賽,客觀上也刺激了技術的發展。(4)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為了緩和資本主義的深刻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允許的范圍內,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局部的調整,這種調整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但卻在一定程度上給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可能。第二,經濟發展停滯的趨勢:(1)推動技術進步的動因就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2)壟斷還會人為地阻礙技術的進步。

  2、怎樣正確認識壟斷資產階級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的自我調節?

  答:當權的壟斷資產階級為了本階級的整體利益,在不觸動其統治地位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前提下,可以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進行局部的調整。這些調整具體表現在:(1)股份資本的產生和發展,使資本的形式由單個私人資本變成為股份公司的聯合資本,這種聯合資本已在一定程度上帶有社會資本的性質,已經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它自身范圍內的局部調整,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生產社會化的要求。(2)壟斷的產生和發展,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自身范圍內的又一次“微調”,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并日益占有重要地位,標志著有相當大的資本已在形式上取得了社會性質,使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又一次較大的局部調整。(4)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發展,國際壟斷資本和國際壟斷聯盟得到很大的發展,這種新的經濟現象表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在繼續進行部分調整。

  3、怎樣認識西方國家推行的“社會福利政策”和“資本民主化”?

  答:(1)“社會福利政策”不會減輕勞動人民所收的剝削。社會福利的各項開支,是把從勞動人民身上搜刮來的財富的一小部分重新還給他們,羊毛出在羊身上(2)“資本民主化”不會改變雇用工人的雇用勞動地位。工人手中掌握的少量小額股票,并不會使他們成為企業的主人,企業仍然由掌握控股權的大資本家所支配,而且工人所獲得的少量股息,在其全部收入中只占很小比重,他們仍是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

  第十二章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建立和社會主義的本質

  1、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必然性和長期性?

  答:(1)必然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指在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殊歷史階段。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脫胎于商品化和社會化程度很低、自然經濟占相當大比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我國是在沒有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的條件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的,這就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必須經歷一個長時期的初級階段,以完成社會主義經濟的工業化、社會化市場化和現代化。(2)長期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要完成任務的艱巨性,決定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任務是要實現經濟的工業化、社會化、市場化和現代化。我國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社會主義建設,生產力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需要經歷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及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含義:(1)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2)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特征:(1)以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為主導、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同時并存和共同發展。(2)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同時并存,按勞分配與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3)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水平還較低,必須大力發展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商品經濟。(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與合法經營先富起來。

  3、社會主義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意義。

  答: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來建立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它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客觀要求;第二,它是提高和改善勞動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條件;第三,它是從經濟上保證社會主義國家的獨立自主和鞏固國防的物質基礎;第四,它是消滅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的物質條件;第五,只有生產力高度發展,才能為將來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創造物質條件。

熱門資料下載:
<
自考最新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自考報名咨詢電話:010-51291357 51291557
熱點專題
 
 自考熱點關注
                        MORE>>
學員報名服務中心: 北京北三環西路32號恒潤中心18層1803室(交通位置圖
咨詢電話:北京- 010-51268840/41 傳真:010-51418040 上海- 021-51567016/17
育路網-中國新銳教育社區: 北京站 | 上海站 | 鄭州站| 天津站
本站法律顧問:邱清榮律師
1999-2010 育路教育版權所有| 京ICP證100429號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Av不卡在线播放 | 日本字幕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一成A人片在线 | 先锋每日更新在线资源 | 一级视频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人午夜网站在线播放 |